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華人入境被關「小黑屋 」2天後遣返+取消十年美簽

宛如走近冷凍庫 芝城最低溫華氏零下30度

娛樂/小金人冷落芭比 政治正確綁架理智?

「芭比」導演葛莉塔潔薇(左)及女主角瑪格蘿比(右),未入圍本屆奧斯卡最佳導演與最佳女主角獎,令大批粉絲不滿。(取材自IMDb)
「芭比」導演葛莉塔潔薇(左)及女主角瑪格蘿比(右),未入圍本屆奧斯卡最佳導演與最佳女主角獎,令大批粉絲不滿。(取材自IMDb)

電影「芭比」(Barbie)受到奧斯卡評審冷落的輿論雪球愈滾愈大,從該片的演員到媒體,再到吃瓜的好萊塢名人以及一般民眾,在社群媒體上爭論不休。

粉絲怒轟老白男把持

「芭比」的支持者看來,這部彰顯女性意識、符合時代精神的原創作品的導演葛莉塔潔薇(Greta Gerwig)及女主角瑪格蘿比(Margot Robbie),竟然未入圍最佳導演與最佳女主角獎,可說是女性主義在2024年奧斯卡上的大潰敗。反觀片中的「肯尼」萊恩葛斯林(Ryan Gosling)拿到最佳男配角提名,讓不少粉絲氣到譴責這是好萊塢男權至上的鮮活例證。

片中演出「芭比主人」的艾美莉卡弗瑞娜(America Ferrera)亦入圍最佳女配角,她說:「葛莉塔做了導演所能做的一切,她創造了芭比的世界,把原本不被看好的題材變成2023年的全球爆款。沒能在最佳導演提名名單上看到她,我感到非常失望。」事實上,她們並非完全被拒於本屆小金人之外,導演葛莉塔潔薇憑該片入圍最佳改編劇本;女主角瑪格蘿比則以製片人的身分獲得最佳影片提名。

「肯尼」萊恩葛斯林也說:「『失望』根本無法表達我內心的情緒。導演克服了重重困難,只靠兩個沒有靈魂、衣著暴露的玩偶,成功做到既讓廣大觀眾開懷大笑,又讓流行文化獲得發展。她創造了歷史,理應獲得提名認可才對。」

「芭比」主演萊恩葛斯林(左)、瑪格蘿比(中)與導演葛莉塔潔薇(右)在拍攝現場討論...
「芭比」主演萊恩葛斯林(左)、瑪格蘿比(中)與導演葛莉塔潔薇(右)在拍攝現場討論。(取材自IMDb)

一時之間,在社群媒體上,各種批評、嘲諷、激憤的聲音甚囂塵上,甚至出現奧斯卡幕後黑手的陰謀論。洛杉磯時報、BBC等媒體也發文譴責,而研究芭比文化史超過40年的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副教授洛德(MG Lord)也公開表示,兩人的落選充分說明現在的美國社會仍是男權的天下,負責提名最佳導演獎的學院導演分支主要還是老白男,看不上葛莉塔潔薇再正常不過了。

前國務卿喜來莉柯林頓(Hillary Clinton)也在社群上表示「贏了票房卻落選了奧斯卡,沒關係,我們這些數以百萬計的粉絲會一直愛著妳們。妳們可比「Kenough」(片中「Ken」(肯尼)和「enough」(夠了)的雙關語)強多了!」,更順勢推出「喜來莉芭比」(#HillaryBarbie)的關鍵字。

反向評:不必靠提名認證

或許是批評入圍名單的聲音太過嘹亮,沒多久,反向批評亦形成另一股勢力。紐約時報專欄作者帕梅拉保羅(Pamela Paul)題為「我早就說了吧,『芭比』是部爛片」大膽表示,「芭比」其實有些過譽,票房火爆掩蓋本身的優劣問題。文章指:「更嚴重的還在於自『芭比』上映開始,就被相關政治論述所劫持,好像不支持這部電影,就是不支持現代女權主義、就是在為父權張目。」

「但是,並非某位女性未能贏得榮譽,就代表著女性失敗了。如果女性的每次嘗試都需要靠一紙提名證書來做認證的話,那我們女性也太失敗了吧。」最後她總結說,那些為「芭比」落選而義憤填膺的人,那些瘋狂表示自己「喜愛」這部電影的人,更確切地說,可能是「贊成」其背後被賦予的各種附加意義吧。他們是「贊成」這部電影,而非真的「喜歡」這部電影。

電影「芭比」強調多元與女力議題,圖為劇照。(取材自IMDb)
電影「芭比」強調多元與女力議題,圖為劇照。(取材自IMDb)

同一時間,文化網站Slate.com上也出現題為「『芭比』受冷落,讓所有人都失去理智」的專欄文章。作者伊莫金韋斯特(Imogen West-Knights)認為,社群已因此事出現某種「文化層面的集體精神錯亂」,許多平時根本就不關心奧斯卡甚至不看電影的人,都來湊熱鬧,但他們又缺乏對事實的了解和冷靜的判斷。

「你們覺得奧斯卡獎的評判標準是什麼?誰最賣座就選誰?誰最能傳遞正能量就選誰?」在她看來,「芭比」獲得8項提名已算是獲得認可,不該認定它是關於女權的電影,就理所當然地認為參與製作的女性就該自動獲獎才對。她強調,「芭比」失去兩個提名,「這不是女權問題,也不值得美國前國務卿來特別加以關注。想要把這件事和2016年美國大選扯在一起的人,還是省省吧」。

奧斯卡評審品味沒變

同時,好萊塢業內媒體也從多個角度出發,解釋奧斯卡評審的決定,希望外界不要過度激動。「綜藝」發文表示,批評者可能不知道或忘了奧斯卡評審向來的品味。 「他們喜歡嚴肅而有意義的電影,喜歡飽受現實世界痛苦折磨的演員,如身體殘疾、吸毒成癮、精神疾病等。因此,在近100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奇幻、科幻電影中的角色、喜劇片和動作片中的演員,幾乎從未獲得任何的獎勵。」

而「好萊塢記者」等媒體則強調,那些為「芭比」鳴不平的人,把聲勢鬧得如此之大,好像今年奧斯卡提名名單如何不公平,背後或許也都有某種「白人至上主義」的內心潛流。畢竟,兩位落選者都是白人女性,今年的提名名單其實在鼓勵少數族裔、弱勢群體和女性電影人方面,做得相當不錯。這時候再吵吵鬧鬧等於是模糊了焦點,喪失了大局觀。

另一邊,兩位曾經獲獎的過來人,也給出相對和緩的意見。上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得主楊紫瓊表示,幾家歡喜幾家愁,這就是頒獎季的常態。「名額就那麼幾個,競爭如此激烈,沒有誰能保證自己就一定可以入圍。謝天謝地,「芭比」至少獲得最佳影片的提名。不過,她們兩位沒能獲得提名,我也感到非常惋惜。」

「芭比」被許多人定義為現代女權主義電影,圖為劇照。(取材自IMDb)
「芭比」被許多人定義為現代女權主義電影,圖為劇照。(取材自IMDb)

而憑「第六感生死戀」(Ghost,又譯「人鬼情未了」)拿到奧斯卡小金人的琥碧戈柏(Whoopi Goldberg)也在節目中談道:「就是這麼一回事——不可能每個人都得獎。所以也談不上什麼誰受冷落了、誰意外入圍了,因為這本來就不是人人都有分的事情,你喜歡的,不一定正好是那些評委也喜歡的。」

事實上,自2009年開始,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名單擴增至10部,導演候選人則保持五位不變,所以嚴格說來,每年都會存在五位水準不低但不幸落選的導演。也因此,這方面的爭議在過去十幾年裡始終沒有停止過。

(取材自澎湃新聞)

芭比 奧斯卡獎 入圍

上一則

移民專頁/申請工作許可證 遇2情況

下一則

移民專頁/國外申請EB-1A 可指定計畫居住州為工作場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