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頭痛多日 竟是皮蛇爬上臉

30歲的何小姐因右側太陽穴周圍頭痛數日,懷疑有偏頭痛,到醫院求診,經醫師研判是遭「皮蛇」入侵,且帶狀疱疹有侵犯眼睛的疑慮。為避免情況惡化,立刻安排住院以抗病毒藥物注射與眼藥膏治療,所幸一周後,何小姐的水泡逐漸癒合,也康復出院。
何小姐自述症狀,頭痛都是抽痛數秒,但無惡心、嘔吐、畏光等偏頭痛症狀,經過檢查發現右額有淡淡紅疹。
得知患者紅疹是當日才剛出現,卻已有逐漸擴散及眼睛疼痛感,醫師診斷是三叉神經第一分支的帶狀疱疹感染。
台北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吳俊毅表示,帶狀疱疹在臨床表現初期常有疼痛症狀,數日後才產生帶狀分布的皮疹、水泡、紅腫等皮膚症狀;初期僅疼痛症狀時,較難即時正確診斷,且依發病位置不同,常見生長在身體的各個部位,常被誤認為是普通的頭痛或腰痛。
多數帶狀疱疹只需要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輔以適當的傷口照護。須注意帶狀疱疹會透過皮膚直接接觸、飛沫、空氣等途徑傳染,傷口完全結痂前應避免接觸他人,切勿自行戳破水泡,避免病毒傳播與傷口感染。
帶狀疱疹若侵犯到臉部、三叉神經、顏面神經、臀部周圍薦椎神經範圍,恐會造成角膜炎、結膜炎、視網膜病變、大小便失禁、甚至併發腦膜炎的危險,需即時接受7至14天的抗病毒藥物治療,且約有10%至15%的病人在急性期過後,可能持續有疼痛、灼熱等疱疹後神經痛症狀,需使用特定種類的藥物緩解。
吳俊毅提醒,平時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以維持足夠的免疫力相當重要,有相關症狀應即時就醫治療,避免導致嚴重併發症。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