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客談/海外華人 從離散到聚合
在今年,大紐約首家地下及獨立華人書店「重音姊妹」,由新州澤西市搬遷至曼哈頓聯合廣場,因應更多的華人書友與「文青」。在那些慕名而來紐約的華人遊客清單上,有時候這個書店的名字,還赫然與大都會博物館、現代藝術博物館等紐約知名地標並列在了一起,成為了他們來到此處必經的一站。
▼收聽「紐約客談」:
這一、兩年,在海外的華人書店,都正在悄然生長,而每一次的開張,都吸引了愈來愈多的華人群體,他們大多是學者、寫作者、藝術與設計從業者,或是僅僅在閒暇時刻渴望探索更多的青年:今秋,「季風書店」在華府開幕,掛上新標語「風有聲、鳴自由」,使得2018年因政治壓力在上海被迫結束營業的季風書店,得以在他鄉存續,在開業第一天,即迎來絡繹不絕的人流。
而從東京、清邁、再到柏林、阿姆斯特丹,也都有新的中文書店問世,前新聞工作者張潔平在台北以及清邁開的「飛地Nowhere」,也成為了她唯一盈利的項目。主理人既賣書,但更是把書店作為一個「空間」,建立與維繫自己的社群。
事實上,海外華文書店的這一波風潮,也正是說明了離散華人的社群已儼然壯大。離散,diaspora,是最近一年最常在華人社群被討論的詞。起初,它指猶太人在公元前6世紀巴比倫之囚後,因戰爭、驅逐或其他原因被迫遷居世界各地,如今則被擴展於任何因種族、文化或宗教原因而背井離鄉,分布在世界不同地區的社群。在海外的一個個華人個體,有時穿插在他鄉與故鄉之間,正在被一個個書店、一場場活動所偶然連結,建立起一個鬆散又此起彼落的社群。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