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MTA:曼哈頓堵車費開徵一周 入城車輛減少4.3萬

投資人疏遠科技股 道指漲逾350點 那指收跌

每周一書/消失的香港 要找彈性平衡

「消失的香港」封面。
「消失的香港」封面。

「消失的香港」一書作者柳泳夏,是韓國白石大學中文系教授,在香港主修中國現代文學理論,並取得碩士及博士學位。曾在台灣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任教,也是中國南京師範大學中韓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他留學香港、遊走兩岸三地,30多年來親眼見證香港的社會文化變化,本書是他從外國人的「第三眼」歷史視角出發,從鴉片戰爭、97年回歸到港版「國安法」通過,香港如何變成我們記憶中的「東方明珠」?如何再次扮演關鍵之地?

很多人都在問香港的下一步是?這顆東方明珠如何再次扮演關鍵之地?

這位研究中港台問題30多年的學者,給了答案:當中國政府陷入與外國強權「非我即敵」的經濟困境時,利用香港地利之便,重新與世界經濟接軌,也許就是最好的答案。

作者在自序「曖昧的和平,比戰爭更有價值」中提到:

我觀察香港與中國的關係已有30多年,雙方的認同感,有時像戀人、有時像仇人,反覆分合。世界上所有的和平和矛盾,都是由於此所導致,就像我和你、政黨和政黨、地區和地區、國家和國家、地區和國家等,其動亂背後隱藏著相同問題。也就是說,國家認同是由主權和利益構成──因主權聚首,也因利益而散。相反的,也有很多因主權問題開戰,因利益問題最終選擇和平共處。

中國和香港的關係令我一直想到韓半島和海峽兩岸。南北韓和兩岸之間也是國家認同相互對峙的地方,過去還曾一度流行「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由此可見,兩者直接關係到兩岸的未來。更進一步說,這也和東亞的未來息息相關。即使過去早已付出慘痛代價,但為何東亞依然無法擺脫矛盾紛爭?以及為什麼不能像歐盟那樣形成區域共同體?這也是我想關注的重要主軸。

…沒有人會對我們所處的現況感到滿意,而國際局勢是各方角力下的產物,必須從中找到折衷才行。若是忘記它的存在,代價之大令人難以想像。羅馬政治家西塞羅(Marcus Tullius Cicero)曾如此警告道:「曖昧的和平,遠比戰爭更有價值。」在雙邊關係中,當彼此感到不足、遺憾、模稜兩可、不舒服時,找到有彈性的平衡,才是真正的幸福時期,否則等到之後想挽回,多半已為時已晚。

(本欄由紐約世界書局提供,購書專線718-445-2665轉1)

香港 北韓 歐盟

上一則

移民專頁/10月親屬移民排期 第2優先前進一周

下一則

談藝/馬若雷勒花園 聖羅蘭生死依戀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