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洛野火肇因找到了?消防員通話、衛星圖像現端倪

日本宮崎規模6.9地震發海嘯警報 估高度1公尺

旅遊/奧斯陸 藝文3巨頭易卜生、孟克、維格蘭魅力大

易卜生博物館外觀。(圖╱作者提供)
易卜生博物館外觀。(圖╱作者提供)

挪威劇作家易卜生的名作「玩偶之家」,在我的青春時期留下許多難忘記憶。女主角娜拉的婚姻故事啟發了我年輕懵懂的思維,今日不再年輕的我,終於有機會前往奧斯陸旅遊。

維格蘭雕塑公園。(圖╱作者提供)
維格蘭雕塑公園。(圖╱作者提供)

參觀易卜生的故居,是此行的必訪景點,同時我也參觀了畫家孟克和雕刻家維格蘭的作品,挪威藝文界的三巨頭,為這趟旅行增添了許多色彩;另外,當地的建築藝術也令人目不暇給,奧斯陸真不愧是北歐的藝文首都。

從我們的飯店步行前往易卜生博物館(Ibsen Museum)約需20分鐘,途經市區高樓大廈,都有著精心營造的拱門廊柱,巨大的窗檯布滿細緻的浮雕,處處洋溢著新藝術(Art Nouveau)的建築裝飾,其中不少浮雕壁飾以北歐神話為主題。另外,我也看見許多趕著上班的居民穿著簡單樸實,沒有譁眾取寵的誇張風格。短短20分鐘路程,為我提供了參與當地日常生活的一個機會。

易卜生(Henrik Ibsen,1828-1906)故居位於一棟四層公寓大樓內,外觀有紅色磚瓦和白色裝飾梁柱,易卜生就在這裡度過他最後的11年歲月。

易卜生 影響不分國界

買了參觀票、在等待導覽員的同時,兩名旅客忽然聊起了「玩偶之家」,接著幾位旅客開始用不同腔調的英文加入聊天陣容,各自分享易卜生劇作是如何影響他們的成長歷程,讓我聽了情不自禁地點頭微笑,也加入眾人談話。

隨後,我們一行人在導覽員的帶領下,來到了易卜生故居。導覽員說,易卜生搬入這棟公寓後,養成了每天散步的習慣。每天上午他從公寓出發,經過奧斯陸國家劇院,接著漫步於卡爾約翰生大道(Karl Johan Gate),最後走進豪華咖啡館享用午餐。由於他的散步路徑和時間十分固定,經常吸引書迷們前來一睹大作家的真面目。

易卜生博物館內觀。(圖╱作者提供)
易卜生博物館內觀。(圖╱作者提供)

易卜生於1906年逝世,妻子蘇珊娜也於1914年過世,因此易卜生公寓陷入多年失修窘境。1993年,民俗博物館接手掌管易卜生公寓,修護工程也隨即展開;易卜生的曾孫與家族成員分別捐出大量紀念物品,同時協助買回原來的家具,盡量還原易卜生公寓原貌,這些努力終於推動易卜生博物館的成立。

易卜生公寓的房間漆著不同顏色,搭配不同圖案的地毯,天花板繪有壁飾花紋,放眼水晶吊燈、窗簾和家具,皆簡單優雅,我想易卜生和妻子住在這兒,應該有著十分舒適的晚年生活。

結束參觀行程後,我們與同行旅客揮手告別,返回旅館途中心裡想著,我們這群來自不同國家的旅客,年輕時,各自閱讀易卜生的翻譯劇作被感動,步入中年後,又不約而同來到這裡,對這位偉大劇作家獻上敬意與感謝,文學創作的神奇影響力,真是妙不可言。

聽了博物館導覽員的介紹,我與家人決定效法易卜生的散步習慣。次日上午,我們再度來到易卜生博物館,對著博物館前的易卜生雕像揮手問好後,便往國家劇院的方向散步而去。

豪華咖啡館外觀。(圖╱作者提供)
豪華咖啡館外觀。(圖╱作者提供)

奧斯陸國家劇院(National Theatre)位於奧斯陸王宮和挪威議會大廈之間,落成於1899年,開幕劇碼包括易卜生的作品「人民公敵」(An Enemy of the People)等,易卜生和妻子也到場觀看。而國家劇院左右兩側則分別矗立著易卜生和挪威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比昂松(Bjornstjerne Bjornson,1832-1910)的青銅雕像。這兩位知名作家不僅是挪威的國寶,也是國家劇院的守護神。

奧斯陸國家劇院從許多角度看來,其實是易卜生的劇院。該劇院除了每年都會上演易卜生的劇作,舉辦兩年一度的國際易卜生戲劇節外,位於劇院外的易卜生雕像,更是粉絲打卡的熱門景點。

國家劇院旁邊的街道就是卡爾約翰生大道,街道一旁是綠意盎然的公園,另一邊是精品商區。走在大道上,我發現許多推著嬰兒車散步的行人,不只是女性,還有許多男性欣然接受奶爸角色,扛起家庭主夫責任。這個景象再度讓我想起「玩偶之家」,易卜生所探討的婚姻中兩性議題,百年後仍然是炙手可熱的話題。

國家劇院外觀與易卜生雕像。(圖╱作者提供)
國家劇院外觀與易卜生雕像。(圖╱作者提供)

大約走了15分鐘,我們來到終點站豪華咖啡館(Grand Café),易卜生就在這裡享用他每日的午餐。豪華咖啡館於1874年開幕,餐廳內的裝飾除了易卜生照片和畫像,還有一幅十分搶眼的巨形壁畫,栩栩如生描繪出昔日餐館內的景象。我們的午餐是北歐單片三明治,外加甜點和咖啡,簡單不失美味,很符合當地的生活風格。

孟克 吶喊成鎮館之寶

來到孟克美術館(Munch Museum)是為了一睹「吶喊」(The Scream)的真面目。孟克美術館擁有四幅「吶喊」畫作,兩幅蛋彩畫,兩幅素描。參觀當天,我們只看到素描作品。雖然感到些許遺憾,但是美術館所提供的孟克(Edvard Munch,1863-1944)其他作品,以及畫家的心路歷程資訊,彌補了我們的失望。

孟克畫作「吶喊.生命之舞」。(圖╱作者提供)
孟克畫作「吶喊.生命之舞」。(圖╱作者提供)

接著,懷抱無限期待,我們來到奧斯陸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終於如願以償欣賞到孟克1893年所創作的「吶喊」彩色畫板本。與「吶喊」面對面時,我看見了橘紅色天空,失去了夕陽餘暉的溫柔,鮮艷誇張的色彩,讓人有點透不過氣兒;感到壓力的不只是畫中站在橋上雙手掩耳,張口吶喊的行人。看見這幅畫的每一位觀眾,似乎都有身歷其境的同感。小小的一幅畫,只是簡單的構圖與色彩,竟然可以描繪出這麼深入的生活情緒,讓我十分欽佩孟克的創作力。

國家博物館雖然以孟克的「吶喊」畫作聞名,但也有許多其他著名畫家的作品,例如挪威女畫家哈麗雅特巴克爾(Harriet Backer,1845-1932)。1890年,巴克爾創作出一幅名為燭光(By Lamplight)的畫作,畫中婦女坐在燭光前穿針引線,專注的神情,讓我想起「慈母手中線」詩句。巴克爾的畫作,在我心裡留下許多溫暖情緒。

維格蘭 雕塑壯闊溫馨

古斯塔夫維格蘭(Gustav Vigeland,1869-1943)是挪威著名的雕塑家,作品以裸體人物為特色,他最著名的創作是維格蘭雕塑公園(Vigeland Park),公園內展示有200多件雕塑品,材質遍及花崗岩和青銅。前往公園的交通十分便利,且公園免費參觀,每年吸引數百萬名旅客。

維格蘭雕塑公園裡的噴泉。(圖╱作者提供)
維格蘭雕塑公園裡的噴泉。(圖╱作者提供)

公園裡最高的雕塑作品是一座高達17公尺巨石,上面雕有100多個人物,包括男女老少。這件作品被解讀成人類追求靈性的渴望與奮鬥精神。巨石四周是其他不同團體的組合創作,包括孩童嬉戲情景、親子擁抱畫面、還有相互依偎的老年伴侶,讓人看了十分感動。

維格蘭雕塑公園裡的巨石。(圖╱作者提供)
維格蘭雕塑公園裡的巨石。(圖╱作者提供)
維格蘭雕塑公園裡的噴泉。(圖╱作者提供)
維格蘭雕塑公園裡的噴泉。(圖╱作者提供)

歌劇院 設計新穎精妙

「遠遠望去,像是浮在海洋中的一塊冰山」,這是許多人對奧斯陸歌劇院(Oslo Opera House)的描述。2008年開幕的歌劇院,就在孟克美術館旁,兩個景點相距6分鐘步程。這棟現代化建築物無論是遠觀或近看,都各具特色。從遠看,隱約可見一個小尖頂從海洋中冒出;一走近,便見冰山似的小尖頂佇立著明亮透徹的玻璃建築物,像似一座晶瑩剔透的冰雕作品;再走近些,哇!好多旅客在玻璃建築物的白色屋頂上散步,猶如漫步白色沙灘上,真是十分巧妙的建築設計。

歌劇院近景。(圖╱作者提供)
歌劇院近景。(圖╱作者提供)
歌劇院遠景。(圖╱作者提供)
歌劇院遠景。(圖╱作者提供)

易卜生、孟克和維格蘭,是挪威藝文界的三大巨頭,奧斯陸之旅讓我體驗到他們的創作才華,無論是參觀作者故居,或是親身感受藝術家的作品,都讓我感到心滿意足,再加上難忘的歌劇院建築藝術,奧斯陸這座北歐藝文首都,不只擁有過去的輝煌,也掌握了現代的璀璨。

國家劇院外觀與易卜生雕像。(圖╱作者提供)
國家劇院外觀與易卜生雕像。(圖╱作者提供)

●小啟

您去過哪些地方旅遊呢?有什麼好玩的?有什麼驚奇的?歡迎與世界周刊讀者分享。

 投稿電郵:[email protected]

 請附中英文姓名、稿酬支票抬頭、稿費寄送地址,請留底稿,恕不退件。

 請您配合:

1.來稿限3000字以下。

2.旅遊中有無要注意事項或交通須知,歡迎一併寄出。

3.請精選照片10張以內,照片檔案不宜過小,請以1M~2M畫素為標準。

4.照片jpg檔隨信寄送,並附註圖說(也可以做成檔名)。

5.請勿提供網路照片。

 您的投稿,本報相關版面及世界日報新聞網(worldjournal.com)得選用刊登,請勿一稿兩投,嚴禁抄襲,投稿者文責自負;對於有抄襲爭議之稿件,在未經確認為投稿者所創作前,本報系得不支付稿費;若確認是抄襲,扣發稿費,來稿永不刊用。

維格蘭雕塑公園的雕塑親子畫面。(圖╱作者提供)
維格蘭雕塑公園的雕塑親子畫面。(圖╱作者提供)

博物館 咖啡 歌劇

上一則

星座/雙子座快樂使者 天秤座完美一周

下一則

旅遊/翡冷翠 千年古城如詩如畫 建築、雕塑…處處驚艷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