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華爾街日報:中國駭客已從網路竊盜升級為軍事武器

布林肯任內最後一次出訪 今晚將抵南韓

封面故事/美國乳癌死亡率降44% 亞裔女性罹患率卻上升

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人把乳腺癌與死亡畫上等號。這張插圖是一名女性側臉,繪圖象徵抗癌之路,須有人陪伴。(圖/123RF)
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人把乳腺癌與死亡畫上等號。這張插圖是一名女性側臉,繪圖象徵抗癌之路,須有人陪伴。(圖/123RF)

美國防癌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2024年10月1日發布「2024年乳癌統計數據」最新報告。報告顯示,自1989年以來,這35年來美國乳癌死亡率整體下降了44%,但有些族群的乳癌發生率持續上升,在2012年至2021年期間每年增加1%。增幅最大的包括50歲以下女性(每年 1.4%)及各年齡層的亞裔女性、太平洋島民女性(AAPI),每年高達2.

30幾年來,美國乳癌死亡率整體下降了44%,但亞裔女性的乳癌發生率卻持續上升,包...
30幾年來,美國乳癌死亡率整體下降了44%,但亞裔女性的乳癌發生率卻持續上升,包括50歲以下的女性。(圖/123RF)
5%至2.7%。

華人醫生集團「百康仁德」的外科醫生蔡亦聰博士說,華人女性罹患乳癌的發生率呈上升趨勢,需要注意。「百康仁德」是大紐約地區最大的華醫集團。蔡亦聰說,他的診所裡的乳癌病人多是40至50歲的華人女性,都是透過X光乳房攝影篩檢發現的。同時,也有少數患者等到乳房出現明顯變化時才來診所,如乳房中摸到硬塊,出現紅腫,皮膚有了潰爛等,但為時已晚。

亞裔女性乳房的緻密組織比白人和非裔要高「20%至30%」。(圖/123RF)
亞裔女性乳房的緻密組織比白人和非裔要高「20%至30%」。(圖/123RF)

★華裔女性 乳房密度較高

蔡亦聰目前擁有兩家診所,分別在紐約皇后區的法拉盛和曼哈頓的唐人街,華裔病人占99%。統計顯示,女性一生中罹患乳癌的機率是八分之一。同時,乳癌有年輕化的趨勢,最年輕的患者只有19歲。也有些患者由於其他的原因,不願意接受乳癌篩檢,等到觸及腫塊時才來,這時的癌症已經到了晚期。

他說,「攜帶乳癌基因」容易罹患乳癌,但攜帶乳癌基因的華人比率不高。除了家族病史外,罹患乳癌可能與她們的飲食習慣有些關係。他說,也有男性罹患乳癌,但是人數很少。「我每年能夠發現到三到四個男性乳腺癌病人。」

乳房主要由兩種組織組成,一是緻密乳房組織,包括乳腺、導管、支持組織;二是非緻密乳房組織,即脂肪。在X光乳房攝影檢查中,脂肪組織呈現深色透明狀,而緻密乳房組織呈現純白色,因此難以透視。「乳房緻密的意思是其緻密組織多於脂肪組織。」亞裔女性乳房的緻密組織比白人和非裔要高「20%至30%」。

他說,美國和中國的研究都發現,美國華人移民和美國出生華人(ABC)的乳癌的發生率「差異不大」。華裔婦女的乳房緻密度高,即乳腺多而脂肪少,在X光上顯示「白白的」,微小的鈣化及小的腫瘤「可能會被忽略」。許多患者的X光檢查是正常的,後來突然被診斷出罹患癌症。「這主要是因為其乳房緻密度較高,在早期X光檢查中發現不了。」

統計顯示亞裔女性乳癌的發生率持續增加,可以有兩種解釋。第一種解釋是,亞裔女性的乳癌發生率的確持續增加,而且愈來愈年輕;第二種解釋是,亞裔年輕女性參加乳癌篩選的比率增加了,相應地出現了患病率持續增加的情況。

他指出,中港台的相關研究發現,25歲上下的乳癌患者一般都有遺傳因素,如她們的母親、姊妹也有此類疾病。「奶奶攜帶癌症基因也會遺傳給孫女。」其他的影響因素包括未孕、初經年齡較早、雌激素終生較高,也都是乳癌的病因。

百康仁德醫師集團的腫瘤科醫師蔣威廉博士說,年輕華裔女性罹患乳癌的發生率較高,主要與華人女性乳房緻密性高有關,早期發現不了。「在X光透視下,微小病灶根本看不出來。」如果她們的女性家人有乳癌的高風險和家族史,在X光上沒有顯現,他建議做一個核磁共振 (MRI),檢查是否患有乳腺癌。

亞裔女性的乳癌發生率持續增加,而且愈來愈年輕。(圖/123RF)
亞裔女性的乳癌發生率持續增加,而且愈來愈年輕。(圖/123RF)

★文化原因 有些人怕檢查

蔣威廉說,他的診所病人多為華人女性。他表示,多數病人是40~50多歲的中年女性,是透過X光篩檢查出來的,也有的乳癌患者只有30多歲。他表示,有些華人婦女有病不看,因為她們「嫌麻煩」。也有的華人女性不願意讓醫生檢查乳房,有文化上的原因。

他舉例,一名來自中國的60多歲婦女,「她拒絕讓醫生檢查乳房,可能是文化水平不高。」經過多方說服,醫生終於可以檢查了。「我發現,病人的乳房已經潰爛,到了乳癌晚期。」

有的病人等到乳房潰爛後才來就醫。他說,這名病人是70歲的台灣移民,受過高等教育,從銀行崗位退休,但比較保守,而且不配合治療。「由於沒有及時治療,乳癌已經惡化,她最近剛過世。」他表示,晚期癌症不一定要手術切除,口服藥物也能控制得很好。

★遺傳基因 容易發生突變

他說,美國人對乳癌檢查不會拒絕,甚至在媒體上公開宣布。例如,媒體2018年1月多次報導好來塢明星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罹患乳癌,並透露她已經摘除雙側的乳房和卵巢。媒體報導,裘莉是猶太人,攜帶的遺傳基因,容易發生突變而導致乳癌和卵巢癌。

科學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乳癌1號基因(BRCA1)和乳癌2號基因(BRCA2),攜帶這種基因的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會大大增加。其原理是,人體內的BRCA1和BRCA2基因發生突變後,會有損身體細胞DNA的修復能力,大大增加罹癌的風險。

裘莉向外界表示,她的母親與癌症病魔搏鬥了近十年後,於56歲時死於癌症。這說明她的乳癌有家族史。「醫生認為她罹患乳癌的風險機率是87%、罹患卵巢癌的機率是50%。」於是,她提前做了這兩個器官的摘除術。

乳癌治療後仍有復發的風險,但透過健康的生活模式,可以將減少罹患乳癌的機會。(圖/...
乳癌治療後仍有復發的風險,但透過健康的生活模式,可以將減少罹患乳癌的機會。(圖/123RF)

★乳癌治療 存活率比較高

蔡亦聰指出,許多人罹患乳癌後,非常擔心。他指出,乳癌的治療是愈早愈好,早發現早治療。第一期乳癌的治癒率相當高,華人的治癒率可以達到與白人的治癒率相當。他表示,與其他類型的癌症相比,乳癌的治療效果要好得多,而且治療後的存活率也高得多。

他表示,手術仍是治療癌症的最常用的手段,其次還有藥物治療、放射治療、標靶治療等。如果發現患者罹患乳癌,他都要與腫瘤科醫師、放射科醫師一起討論,最後選擇出一個最優的治療方案。「我們推薦治療方案,病人進行選擇,共同決定治療方式。」

如果乳癌發現較早,就可以手術切除。若是癌症擴散到淋巴結,就要根據癌症進展決定治療手段。若是已經發現乳房內有腫塊,乳頭分泌液體,才去治療就比較晚了。有的女性等到發現時乳癌已經是晚期。「不過,即使乳癌到了晚期,也可以治療,減緩癌症的發展速度。」

蔡亦聰當了12年的一般外科醫師後,這五年專攻乳癌的治療。他說,他剛參加拉斯維加斯一個學術會議,會議的主題是探討乳癌的診斷及治療,包括推廣一些新技術。有了新技術,就能夠更好地服務華人病患。

蔣威廉也表示,乳癌的服藥與其他的癌症治療不同,主要是吃藥的時間較長,通常是五到十年。「長期服藥主要是預防癌症的復發。」如果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存活率可以達到90%。」即使癌症轉移了,許多患者都能存活許多年。

★為常見病 可治療與控制

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醫學中心的腫瘤學系的教授王惠瑜(Judy)指出,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人把乳腺癌與死亡畫上等號。例如,有人罹患乳癌,非常害怕,不願意向別人提及。她說:「乳癌是可以治療的,不必害怕。」

她表示,根據美國防癌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報告,女性在一生中大約有12.5%的機會被診斷出乳癌。雖然每個女性都有罹患乳癌的機會,但不一定會得到。現今乳腺癌可以算是常見疾病和慢性病。

隨著治療方法的不斷改進,乳癌患者的存活率大大提高,存活20多年以上的乳癌患者並不少。她說,乳癌治療後仍有復發的風險,但透過健康的生活模式,每日做運動、健康飲食、定期和醫生做檢查,可以減少罹患乳癌的機會。「總之,乳癌是可控的。」

王惠瑜說,如果罹患乳癌,就要配合醫生治療。現在,治療乳癌的方法很多,治療技術發展也很快。接受治療以後,許多患者的身體、心理和情緒都受到相當程度的傷害,需要恢復和重建。於是,為了提供癌症治療後的照顧,許多非藥物治療的研究出現了。

例如,運用針灸、太極拳、穴位按壓、瑜伽、認知行為療法和冥想靜坐的方法,來減輕罹癌或癌症治療後的病人的疲勞、疼痛、睡眠和情緒等問題。有的乳腺癌倖存者分享,她接受重建後,睡眠品質改善了,焦慮的情緒減輕了。上述重建加上健康的生活方式,幫助她提升了生活的功能和品質,甚至感覺「身體的健康比得乳腺癌之前更好了」。

癌症 華人 亞裔

上一則

封面故事/預防乳癌 篩檢為最有效方法 「早發現、早治療」

下一則

百科/給狗狗吃蘋果 幾件事該注意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