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多州頻出現無人機掀陰謀論 關鍵問答一次看

威州基督教私校3死6傷 15歲女學生槍殺同學老師後自盡

談藝/追尋12年 跨越幾大洲…紀錄片揭祕張大千後半生

張大千傾心在巴西打造的居所「八德園」,如今已被水覆蓋。(受訪者提供)
張大千傾心在巴西打造的居所「八德園」,如今已被水覆蓋。(受訪者提供)

國畫家張大千在華語世界聞名,鮮少有人知道他在海外漂泊數十年。為彌補這一空白,著名得獎導演張偉民12年歷經艱辛跨越幾大洲,在2023年完成了紀錄片「萬里千尋」。這部紀錄片聚焦張大千1949年離開中國後旅居海外的歲月,為世人展現了一段鮮為人知、卻深具歷史價值的藝術旅程。

這場創作旅程源於一場偶然。2011年張偉民在其任教的舊金山州立大學的書架下發現了一捆塵封的16毫米膠片,內容竟是張大千1967年在加州的影像。張偉民也曾學畫,受教於與張大千的徒弟,自以為對這位大師的藝術成就知之甚多,卻不曾聽聞張大千曾在美國生活。

1949年後的張大千似乎隱沒於歷史洪流,成為一段模糊且未解的謎題。「為什麼這樣一位享譽國際的藝術家,他的後半生卻像一片歷史的空白?」帶著這樣的疑問,張偉民踏上了追尋之路,足跡遍及南美、美國、歐洲、台灣等地,試圖拼湊出張大千的海外人生軌跡。

影片將實拍影像素材搭配張大千的畫作、詩歌與信件,從多個角度展現了這位藝術大師在海外的生活軌跡與心境。張偉民在拍攝過程中挖掘出一批珍貴而壯麗的影像,其中頗具份量的是1964年於德國拍攝的珍稀影片。畫面中,張大千在歐洲的山水間,以東方筆墨描繪西方風光令人驚嘆。

此外,紀錄片也展現了張大千傾心在巴西打造的居所「八德園」的昔時和現狀,儘管原址因水壩的建立已沉沒水下,張偉民仍用鏡頭還原這座充滿詩意的庭園,八德園不僅是張大千的棲身之所,更是展現其理想的精神桃花源。

拍攝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張偉民坦言,許多關鍵人物已經辭世,留下的線索零散而模糊。她說,「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作為攝影師出身的導演,張偉民憑藉對攝影技術的精通與對藝術的敏銳,經常一人扛著相機四處奔走,她的堅持也為「萬里千尋」帶來了無可替代的真實與深度。

12年的創作歷程中,張偉民的心境也不斷轉變。她形容這段旅程如同一次修行,從最初的好奇心出發,逐漸深入理解張大千在畫作與詩文中表達的哲學境界。在影片的敘事中,導演對張大千的追尋之旅和張大千對桃花源的追尋之旅被巧妙地結合,彷彿兩人跨時空的靈魂對話。

張偉民在介紹這部影片時最愛提到的一詞是「冥冥之中」,比如當她回憶起影片全球放映的最後一站台北時。這場放映,恰如張大千人生最後歲月定居台北的歷史呼應。在放映當日,她前往張大千曾居住的摩耶精舍祭拜,原本緊閉的大門竟奇蹟般敞開,而多年未見的看門人也特地現身,彷彿是大千精神的召喚與祝福。「那一天,天降細雨,就像張大千在天之靈的陪伴。」

張偉民形容,「萬里千尋」的誕生是對張大千精神的致敬,更是對中華文化的一次讚頌。「這不僅是一部電影,也是一次傳承。」她說道。12年的追尋以這部紀錄片為媒介,讓張大千的故事與理念得以永存於世,讓全世界看到這位東方藝術巨匠的燦爛光芒。

張偉民在張大千的故鄉進行拍攝。(受訪者提供)
張偉民在張大千的故鄉進行拍攝。(受訪者提供)

加州 舊金山 德國

上一則

談藝/張偉民「萬里千尋」記錄大師傳奇 衝刺奧斯卡

下一則

新聞眼/倫敦800年肉品市場將熄燈 專家籲轉型成柯芬園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