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賀錦麗都提「小費不課稅」 稅務學者有不同意見
服務業人員都視小費為主要收入來源,小費是否徵稅又或課稅率多寡,不僅涉及民生問題,現在更變成總統競選議題。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自6月以來,在競選中就拋出「小費不課稅」政策,早前在密爾瓦基共和黨全國黨代表大會上,更直接公布這個政策。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8月10日在拉斯維加斯內華達大學的造勢集會上,也承諾「小費不課稅」。
結果氣得川普在他的社媒平台Truth Social貼文,大罵賀錦麗是出於「政治目的」﹐偷走了他的概念。
▼收聽一洲焦點播客版(Podcast):
姑勿論兩人的口水戰,但都說明了兩人在種種議題上雖各有立場,然而在取消小費稅方面卻是一致的;在國會山也獲得兩黨的支持,兩黨議員已於7月向國會眾院提交「小費不課稅法案」(No Tax on Tips Act)。
不過對於稅務專家來說,「小費不課稅」顯然是個糟糕的想法。
城市布魯金斯稅務政策中心(Urban-Brookings Tax Policy Center)高級研究員羅森塔爾(Steve Rosenthal)認為,選舉期間提出這個想法只是為了博取選票,但從公平、效率與收入來看,則是失敗的。
從公平角度而言,各州徵收的小費稅率並不相同,高低相差甚大。南卡州服務人員最低工資較低,大部分收入來自小費。加州服務人員,小費占收入比例較小,因此若小費不徵稅,彼此間的得益就截然不同。
羅森塔爾又說,執行小費不課稅的法律,會很難作出有效管理、監管及監督,因為政府難以知道誰收了小費、小費何時超出工資的界線?
再者,這扭曲了勞動市場,國家也失去龐大的金錢,他指出,小費課稅會在十年內為國庫帶來幾千億元收入,這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另一個稅務專家沃森(Garrett Watson)同意這些觀點的同時,還指出耶魯大學最近一項研究發現,僅有2.5%的工人會受惠於小費免稅政策,因此政策本身的基礎是很薄弱的。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