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全代會氣氛似1968騷亂 也像2008歐巴馬崛起
與其回顧1968年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動亂,不如比較19日登場的民主黨全代會與歐巴馬2008年崛起相似。
華盛頓郵報報導,民主黨19日重返混亂與勝利並存的芝加哥市,當前局勢仍圍繞反戰抗議和緊張選情。
民主黨今年全代會令人聯想到1968年的騷亂,這恐怕無可避免,本周預計將有4萬人集會,抗議拜登政府對加薩戰爭的立場。
民主黨全代會前數月,「芝加哥 1968」(Chicago 1968)形成一種恐懼感、流行語,但無庸置疑的是,年輕世代認真看待政治;選民對於美國涉入海外戰爭的看法分歧、不受歡迎的總統候選人退選,民主黨齊聚芝加哥推派新的總統候選人賀錦麗。
民主黨在芝加哥舉行的四天全代會,大多攸關現任副總統賀錦麗,她將以民主黨提名人的身分重新介紹自己及民主的政黨給民主黨人及黃金時段的觀眾。
此次全代會也多少攸關拜登總統,他的政治成就將被視為他和賀錦麗的共同勝利。
明確的是,這場全代會不屬於歐巴馬,他僅會在20日晚發表演獎;歐巴馬基金會(Obama Foundation)執行長薇樂莉.賈瑞特(Valerie Jarrett)說:「歐巴馬的演講與他自己無關。」
今年全代會與眾人對1968年的憂慮,以及2008年煥然一新的氛圍共存,不僅懷舊,更從歐巴馬當年競選口號「沒錯,我們可以改變」(Yes we can)萌生企盼再度改變的士氣,帶動賀錦麗的選情,讓這場選舉不再聚焦一個人,而是一種理念。
模仿藝術家費爾雷(Shepard Fairey)透過致敬歐巴馬具代表性「希望」(Hope)海報的賀錦麗演繹版本海報隨處可見,其他傳單上寫著「再次希望」(Hope Again),以及「是的,我們卡瑪」(Yes We Kam,此指賀錦麗的名字卡瑪拉Kamala)等口號。
歐巴馬前資深顧問艾哲洛(David Axelrod)說:「競選活動有一種可能性,一種行動力。」
伊利諾伊州州長普里茨克(J.B. Pritzker)則說:「歐巴馬獲提名以來,我還沒有見過這種事。」
北卡羅來納州州長庫伯(Roy Cooper)16日在賀錦麗的活動上說:「我有種2008年的感覺。」
歐巴馬總統中心(Obama Presidential Center)目前仍是芝加哥傑克森公園(Jackson Park)的一處建築工地,預定兩年後竣工,屆時會有體育館、操場、滑雪坡及遊樂場、芝加哥公共圖書館的新分館、蔬果園、錄音室和活動中心,除博物館展覽的四層樓外,一切都將免費開放。
歐巴馬總統中心不只為了紀念歐巴馬,而是發揚他建設社會基礎設施並匯聚「充滿民主活力」的理念。
歐巴馬基金會執行副總史特拉特曼尼斯(Michael Strautmanis)說:「總統中心是將一個人的事,變成一種理念的事。」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