墊上隨筆/李後主的《虞美人》竟慘遭殺身之禍
南唐後主李煜,既是亡國之君,也是千古詞帝。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宋滅南唐,李煜肉袒出降,被囚禁於汴京而淪為階下囚。李煜的詞,以亡國降宋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寫宮闈生活和兒女風情,語言綺麗,風格柔靡;後期傾訴亡國之痛和去國之思,沉鬱哀婉,感人至深,極富藝術感染力。李煜的經典代表作,大多是他的後期作品,然李煜最驚艷世人的名篇卻是他的絕命詞《虞美人》。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為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既是牛郎織女的相會日,也是李煜42歲的生日,曾經的九五之尊,此時已在汴京度過了三年屈辱的囚禁歲月,可謂苟且偷生、度日如年。
李煜回首往事,再看今朝,不禁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唱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一句李煜以水喻愁,其實並非李煜原創,前有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後有秦觀的「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但都不及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表達得含蓄而更有感染力。李煜的這首《虞美人》毫無疑問堪稱婉約詞派的巔峰之作,但也因此導致了李煜的慘死。
《虞美人》抒發的是亡國之恨,去國之思,宋太宗趙光義從中看出了李煜對故國的懷念和對現狀的不滿,身為亡國之君,應做以身殉國的崇禎,或是做樂不思蜀的劉禪,像李煜這樣,才華太盛,想法太多,思維太活躍,李煜既不敢赴死,又不甘心苟活,整天想著他的故國,他的宮殿,他的朱顏,在這樣的政治氛圍之下,李煜無異於自掘墳墓,自尋死路!
就在李煜寫完這首千古絕唱的《虞美人》時, 正是他42歲生日,宋太宗趙光義賜給他一種名叫「牽機」的劇毒,毒死了「亡國之君」李煜,也毒死了「千古詞帝」的李煜,他死了之後,萬般皆成灰,但李煜卻為世人留下了這首流傳後世,令人不勝唏噓的千古名詞《虞美人》。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