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育仍有用嗎?
「上大學?Z世代46%認為不值得」為12/25 世界日報的報導。18歲以上,出生於1997到2012期間的Z世代在問卷調查中將近半數認為大學教育不重要,多出於「投資收益率」高低的考量;認為大學學費加上學貸所付出的錢太高,而畢業後的收入不夠高,所以不值得。事實上是如此嗎?
根據紐約市聯邦儲備銀行資料,剛畢業的大學生「平均」年薪為52000元, 而高中畢業生為30000,差距為22000。終生的差距則高達80萬。當然,這是平均年薪,長春藤的大學畢業生起薪則可高達6位數字。同時,高中畢業生在加州的速食店工作,在2024最低時薪可高達20,年薪超過40000。
Z世代依據薪水的高低來決定是否投資大學教育無可厚非,即使一般數據顯示大學畢業生起薪要比高中畢業生高得多。筆者試問:除了學貸以及薪水高低為進大學的考量之外,大學教育仍有用嗎?尤其有些大公司願意雇用高中畢業生。
什麼是大學教育?大學教育的作用是全面培養年輕人的心智活動:知識和智力的成長、思想品德的形成、塑造一個完整的社會人,是大學教育的獨特職責。除了聆聽教授教課之外、學生需要獨自寫論文或是組團對某一個項目做特別的方案group projects。試舉一例,如「論美國電動車發展的瓶頸及方向」為一團體方案需要分工合作,計畫如何找資料以及工作程序、誰為領導人、如何完成、有何建議等。學生可以在這project中學習領導、研究專業技術,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當然,同伴之間互動的溝通技巧、技能上的互補、如何達到共識皆為達到最終目的必要的技能,這些在高中教育獨來獨往的學習上是學不到的。
「過去的教育在教做人,現在的教育在教做事」,為某一佛教高僧對於目前教育缺乏心智教育的感嘆!筆者認為大學教育可以彌補這個方面的不足,專業技能可以在研究所或是職業技能學校學到;但是要做一個完人除了專業知識之外,需要具備領導、分析、合作、溝通、協調的能力,唯有在接受大學供給的「通才」教育中才能得到。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