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飾缺電 台主政者穿國王新衣?
關於台電官方宣稱「數據中心若設在桃園以北,台電一律不核准供電」,導致新北、桃園兩位市長,近日分別砲轟中央政府前後說詞矛盾、對地方不公平。其間台灣行政院回應坦承目前台灣北部電力不足,呼籲在電源開發上,希望地方政府也可以與台灣中央政府合作、配合協助。經濟部則先已聲明,台灣整體不缺電但北部需南電北送,「各縣市要AI大廠,請支持台電設電廠!」
然而,即便台灣北部地區配合設置電廠,客觀上仍然無法提供智慧產業所需的用電。因為即使設置大型燃氣、燃煤電廠補足缺電,都不是低碳能源,並不合乎AI產業生產的需要。
其中關鍵事實在於:這些智慧科技產業需要高度出口導向,與其他出口產業在國際供應鏈同樣須接受RE100等使用低碳能源生產的規範。而近年多數歐美國家已經傾向於認同核電為低碳,實際上用再生能源的綠電或核電生產,都能被國際供應鏈接受。則就台灣AI產業快速發展的電力需求,其實可以用綠電或者是核電補足。
但是台灣主政者堅持廢核,並且只對綠電核發RE100所要求的低碳能源使用憑證。因此台灣主政者其實已經將局面壓縮成「只有足夠的綠電才能支持AI等科技生產」,跟台灣或台灣北部是否缺電,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可見當局不無意圖混淆事實、掩飾台灣缺電的責任。
台灣的綠電生產欠缺有利的條件,包括風、光等在內,成本高、產量很有限。近年國際供應鏈產品受限須使用低碳能源,但在廢核下,政府只對綠電核發憑證,當然創造綠電業者暴發的壟斷性利潤,且不必有提升技術的動機。核電已非市場上選項,科技大咖被迫搶購綠電,而台灣的綠電產業又以南部為發展重鎮。如今當局宣布對於設在桃園以北的數據中心「台電一律不核准供電」,也就是不提供電網南電北送的輸電服務,迫使未來的AI廠商如台電所強調「就電源設廠」。此無異於剝奪廠商選址的權利及台灣北部之經濟發展,並恐阻卻廠商、尤其外商的投資意願。
至於台電聲稱「長途輸送電力會增加能源耗損,也將增加電網負荷及風險」,AI科技廠商應該有意願負擔這部分對其產值微不足道的成本,也符合使用者付費原則。甚至可能由AI廠商和綠電業者協議處理輸電問題。主事者以常態的輸電負擔為理由,更見其借題發揮或另有用心。
甚至在本月15日台中盧秀燕市長專程北上出席行政院會時,行政院發言人再嗆話:「反對中電北送喊得最大聲,應該是盧秀燕市長」,更可理解其動機至少是將缺電責任甩鍋給地方政府。也可察知中央已預見將有嚴重缺電問題,所以忙亂地卸責。
台灣如何會發生缺電?按常理,既廢核,若火電加綠電能及時補位,不會缺電。既廢核,綠電須足夠,才能支援智慧產業。
台灣主政者廢核後,火力全開卻仍缺電,當然是綠電不足,也連帶造成智慧產業投資設廠的障礙。疑義是,何以主政者鼓吹綠電八年多,地熱、潮汐發電開發進度遲緩,卻放任現有風、光電業者坐享壟斷性利潤?是否也因而堅持廢核?如今猶如給不堪的真相穿上國王的新衣,豈能合理處理缺電問題?反而醜態畢露。
(本文取自8月20日聯合報民意論壇,作者為台大退休教授)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