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這些營養補充劑不能一起吃 抵銷吸收還傷害內臟

不需身分 走線按摩女1年能存20萬:賺夠就回去

從養兒防老到養老防兒

台灣老年人口已逾440萬人,但全國列冊需要關懷的老年人僅5.3萬人,六都的列冊比率均約在一個百分點上下,因而被質疑是造成近年孤獨死悲劇頻傳的原因。

根據內政部統計,2013年65歲老人獨居的宅數為29.4萬宅,而至今年6月已多達57.2萬宅,11年來已翻倍成長,足見獨居戶大幅成長。目前新型態虐老事件,例如未成年人不服管教而出手毆打長輩等時而有之,歸咎於現代靑少年3C成癮,網路上各種資訊照單全收,造成父母、子女間之隔閡與日俱深,甚至於欠缺溝通,這是非常可怕的社會問題,也是造成家庭衝突的重要因素。很多子女在外面出了狗屁倒灶的事,父母事後才驚覺事情大條,後悔卻為時已晚。

無可諱言,社會時代潮流不斷變動,傳統父母應改變自己的觀念與做法。小孩長大有他們自己的社會與人格空間,父母親要認知自己僅為協助與輔導的角色,千萬不要試圖去掌控兒女的未來,包括是否出國留學、結婚成家、讀哪個學校科系、學習哪些才藝,卻忘了尊重甚或忽略了兒女的志趣,造成親子代溝與溝通困難,致逐漸疏離。倘兒女適逢青春期,對父母管教意見不同,彼此不能見容,常成為父母的夢魘,並埋下日後兒女叛逆的伏筆。父母如何與兒女相處,實為重要課題。建議:

1、多尊重兒女的選擇。兒女大了,不必強求或勉強居住在一起。知名作家龍應台說「23歲後的小孩,只有在春節時才回家,其餘都在外面了」。與兒女間保持適當距離,或許更能培養想念、尊重、關懷的情感;其餘包括工作、婚姻等,父母提供諮詢即可,不要試圖控管和掌握。

2、父母自己要有健康的身體。健康是培養鍛鍊出來的,所謂「久病床前無孝子」,更何況大部分子女又不可能長期在身邊侍候;對於關愛的人而言,自己的身體健康無法贈與或取代,建議長輩們讓運動成為生活一部分,維護身心健康。

3、多元的社交生活圈。朋友彼此要具有功能性與互補性,透過社交生活圈或社團組織,結識理念相近之人,可讓生活無慮燦爛,營造美好心情。

4、不過度節儉也不浪費。做父母的仍應善待自己,不要讓財產全淪為給兒女們的遺產;兒女們不勞而獲過多的遺產,若又未能妥善規畫,可能埋下日後子女間之爭訟,變成「養老防兒」的慘境。

總之,傳統的養兒防老觀念已成為過去,新一代的兒女都有自己生活型態,長輩更要認清。老化是生命自然必經的過程,只有經常保持樂觀心胸,才能讓生命在歲月交替中,自然、有序、豁達地走下去。

(本文取自9月19日聯合報民意論壇,作者為永然法律基金會顧問)

內政部 親子

上一則

呼叫器能喚醒戰爭警覺?

下一則

美國讓不讓烏克蘭飛彈打到莫斯科?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