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科技股領漲 3大股指同創新高 道指首登4萬5000點

法國會通過不信任投票 總理巴尼耶上任僅3個月便垮台

WSJ:全球正遭受另一場「中國震撼」 這回各國更擔心了

美國與全球經濟正遭受另一場「中國震撼」,中國的電池、電動車、機械等產品正再度大量湧入國外市場。圖為中國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位於德國Arnstadt的一座工廠。(路透)
美國與全球經濟正遭受另一場「中國震撼」,中國的電池、電動車、機械等產品正再度大量湧入國外市場。圖為中國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位於德國Arnstadt的一座工廠。(路透)

隨著中國電動車、機械、消費者電子產品等廉價中製商品正再度大量湧入外國市場,美國與全球經濟正遭受另一場「中國震撼」(China Shock),其他國家感受到的通膨低迷效應將更為顯著,各國也將更擔心,因為這回湧入的產品為攸關科技領先地位的汽車、電腦晶片及精密機械等領域。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在20多年前的「中國震撼」期間,各國對廉價中製產品的進口激增,有助維持低通膨,但代價是當地製造業就業機會減少。麻省理工學院(MIT)經濟學教授奧圖等人研究顯示,美國在1999~2011年因中國進口產品,失去了超過200萬個就業。

近年來,隨著北京擴大出口力道以重振經濟成長,「中國震撼」續集可能正在上演中。中國生產的產品數量已超出國內經濟的吸納能力。在國家指導的低價貸款支撐下,中國企業正在向國外市場過度供應這些產品。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相較於先前「中國震撼」出現時,中國經濟正在蓬勃發展,但如今中國經濟日益放緩,因此廉價中製品所帶來的通膨低迷效應,將不會被中國對鐵礦砂、煤炭和其他大宗商品的需求所抵銷。

中國的經濟規模比以前大得多,在世界製造業的占比也更大。世界銀行指出,2022年中國製造業產出占全球31%,占所有商品出口14%。20年前,中國製造業的占比不到10%,出口占比低於5%。

然而,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加劇,美國和其他國家目前也正大舉投資並保護國內產業,結果可能是世界充斥著製成品,但卻缺乏購買它們的消費能力-這是價格下跌的典型原因。龍洲經訊中國策略師加特利表示:「中國對全球物價影響的平衡,正更明顯地傾向通膨低迷。」

MIT教授奧圖也說,「這次的中國衝擊將與上次不同」,各國現在的「擔憂更為重大」,因為中國正在汽車、電腦晶片和複雜機械等領域與已開發經濟體競爭,而這些高價值的產業被視為科技領先地位的核心。

就業 晶片 MIT

上一則

幫助您在新的一年提高信用評分的 5 個技巧

下一則

慶祝婦女歷史月 林敏楓 (Ming Rivera)分享 職業、財務和取得成功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