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南韓製造業景氣隨中國轉強 日本加劇萎縮
亞洲製造業景氣在11月回升,中國工廠活動連續第二個月擴張,獲得北京當局刺激措施的提振且出口提升,台灣、南韓的景氣也上升,不過其餘地區顯示疲弱跡象,在川普即將重返白宮掌權之際,亞洲製造業未來面臨的全球貿易風險增加。
財新/史坦普全球2日公布,中國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升至51.5,為6月以來最高,也是連續第二個月呈現景氣擴張,大致呼應1日出爐的官方製造業景氣數據溫和擴張的結果,顯示在北京推出刺激措施支撐經濟後,製造業出現進一步回穩的跡象。
澳盛資深中國策略師刑兆鵬表示,中國的復甦主要是由出口帶動,買家急著下訂單,但國內需求依然疲弱。許多中國出口業者急著趕在美國和歐盟的關稅上路前,趕緊出貨至主要市場。
台灣11月製造業PMI從前月的50.2升至51.5,連八個月處在景氣榮枯分界50以上的景氣擴張區間,產量增幅與接單成長持續升溫,且業者預期客戶需求與銷量將於未來一年增加。
南韓PMI升至50.6,逆轉先前連兩個月下滑的頹勢,也較10月的48.3大幅改善。史坦普全球市場財智經濟學家巴提(Usamah Bhatti)表示:「這顯示南韓製造業營運環境重新改善…企業尤其受到國際需求支撐。」南韓上月新訂單為三個月來首見成長。新的出口訂單成長速度是7月來最快。
不過,日本11月製造業景氣以八個月來最快速度萎縮,PMI跌至49,為3月以來最低,原因是需求疲弱,使得工廠減少產出,反映半導體和汽車領域需求格外疲弱。新訂單繼續萎縮,但萎縮幅度較10月收斂。
在東南亞地區,PMI顯示在印尼和馬來西亞的工廠活動持續萎縮,而在泰國和越南的景氣擴張步調則放緩。
印度11月製造業PMI下滑至56.5,低於10月的57.5,反映景氣依然強勁擴張,但步調減緩,主要是面臨高通膨壓力。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