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黃仁勳、貝佐斯都有投資 Perplexity AI涉剽竊作假

Axios:拜登退與不退?可能取決妻、妹、摯友

新聞評論/以罷免奪選舉權 民進黨的劫掠式民主

罷免謝國樑連署預估27日可破3萬,將達門檻。(記者游明煌/攝影)
罷免謝國樑連署預估27日可破3萬,將達門檻。(記者游明煌/攝影)

今年元月的大選剛過,新科立委上任不到5個月,落居國會第二大黨的民進黨已因心有未甘,正藉反國會改革法案之名醞釀一波大罷免潮。網路上已開始流傳綠營的「罷免名單」,鎖定特定選區內票數領先較少、或仇恨值較高的藍委,當成主要對象。藍營不甘示弱,也提出一份相對罷免名單要兩軍對撞,以牙還牙。從任何角度看,對剛上任數月的立委即醞釀罷免,不僅是一種邪惡的操作,也是民主的病態。

卓內閣明知行政院對「國會改革法案」的覆議不可能過關,卻仍堅持提出,主要目的便是在塑造對立,為明年2月將展開的大罷免潮預備柴火。賴總統領軍府、院、黨、監四路提出釋憲,也是出於同一戰略,更廣泛地累積仇恨動員能量;一旦罷免戰爭奏效,或許綠營能收回國會最大黨地位也說不定。從這樣的態勢觀察,在大法官釋憲結果出來前,朝野的劍拔弩張將持續僵峙;釋憲結果出來後,雙方進入罷免大戰,台灣政治就更沒有寧日了。

在全球民主國家中,把罷免當成家常便飯來辦的,恐怕只有台灣。開啟台灣大規模罷免潮惡風的,正是2014年太陽花學運後的「割闌尾」行動,由親綠團體發動鎖定多名藍軍立委進行集體罷免。儘管割闌尾行動最後全部宣告失敗,但2016年底《選罷法》修法下修了罷免的門檻,此後朝野此起彼落的罷免行動便難以遏抑。例如,總統大選失利的高雄市長韓國瑜,成為首位被罷免的直轄市長;其後,是民進黨桃園市議員王浩宇遭罷免;接著是基進黨立委陳柏惟被罷免,成為首位被罷免成功的立委。

由於罷免成功的案例越來越多,「罷免權」這把鍘刀,不斷遭到政治人物或政治團體的濫用。正因如此,民進黨才處心積慮規畫明年2月的大罷免行動。罷免制度遭到這般濫用,對民主政治已構成兩項嚴重侵害:其一,是把罷免當成政治襲奪工具,用來劫掠選舉的結果,是一種野蠻行為;其二,罷免權的設計,本意在讓「原選區」選舉人可以透過罷免,「撤回」(recall)他們對特定民選公職人員的授權;而今,罷免權卻受到政黨或其他選區政團的操縱,造成少許罷免民意凌駕原先選舉民意的病態惡果。

進一步看,一般民主國家行使罷免權,通常是因為該民選公職人員出現貪汙瀆職、行為不檢、或者施政違背選民意願及地方利益,才會受到選民厭惡而遭罷免。但在台灣,像「割闌尾」那樣的行動,卻是政黨間無差別的仇恨動員,嚴重悖離了罷免制度的設計精神。這次綠營鎖定的罷免對象,甚至與當事人的言行表現毫無關係,只是看準對方「好下手」,而且一出手就是要罷免一堆人。這種粗暴舉動,不是在劫掠民主是什麼?

更別忘了,罷免制度的提出,主要是為了「修補」選舉制度的不足,讓選民有機會將不得民心的公職人員淘汰。換言之,選舉權是主要民主工具,罷免權則是輔助及補救工具。民進黨卻反客為主,赤裸裸把罷免權當成自己無法贏取民意的報復工具,選舉輸了,就要利用罷免捷徑奪回來。這種只懂權力爭奪的政黨,還有民主精神嗎?

最近基隆罷免市長謝國樑的行動如火如荼,距離二階段連署過關門檻不遠。其間,不時有民進黨政治人物公開鼓吹,有些團體甚至跑到北市捷運發送連署書;這些,都顯示罷免逐漸失去「原選區」及「選民發起」的精神。民進黨目前已殺紅眼,「拆樑行動」既被當成序曲,後續的民主劫掠會更醜陋。

罷免 民進黨 復工

上一則

被拱選2028總統 韓國瑜忙擺手說沒有

下一則

檢追超思蛋9個月無進度 立院調查權追蛋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