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道指漲逾200點 站上4萬3000點 偕史指再創新高

五角大廈回應中國軍演 批北京反應過度且破壞穩定

新聞評論/基隆人「反惡罷」 賴清德政府該學會謙卑了

賴清德總統。(記者季相儒/攝影)
賴清德總統。(記者季相儒/攝影)

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案結果揭曉,同意票不僅未達門檻,還遠遠落後不同意票達1萬6000多票,等於遭到「雙殺」。這場關鍵的一役,基隆市民憑著高度的清醒和自覺,強力擋下民進黨以「惡性罷免」剝奪民主選舉成果的企圖,也阻止了一波可能席捲台灣的綠色大罷免潮。偌大的票數差距,正是基隆市民給民進黨的當頭棒喝。

這次投票率高達50.44%,除反映基隆市民的政治參與強度,也顯示這場罷免案本質就是一次顛倒黑白的惡意操作,讓基隆人難以認同。尤其,這次罷免是針對謝國樑處理東岸商場糾紛而發,但歷經幾次判決,司法認證謝國樑是在積極維護市產。相形之下,前市長林右昌讓財團予取予求,損及基隆市權益;他此次以民進黨秘書長身分不斷介入,更凸顯其私心報復之醜陋。林右昌應引咎辭職。

基隆市民擋下罷樑案,除讓基隆免遭綠營政治荼毒,更重要的,是迫使賴政府認清自己「雙少數」的地位,不該再存有「一黨通吃」的妄想。賴總統僅擁有四成民意,民進黨在國會是第二大黨,綠營必須謙卑承認這樣的民意事實,才有可能作出符合人民期待的施政。當主流民意對民進黨「當家鬧事」已忍無可忍,賴政府和民進黨都應務實檢討其「全面對抗」、「鴨霸到底」的政策路線。

基隆市政治版圖過去雖「藍大於綠」,但民進黨近10年在此贏下二次總統、兩次立委和二次市長選舉,所謂「版圖」已不能再以傳統觀點視之。這次罷免失敗,是民意充分展現的結果,而非誰的基層動員奏效。「拆樑案」一開始就缺乏正當性,後來罷免團體不斷轉彎,改批謝國樑的市政滿意度不佳、電動機車政策、乃至颱風救災不力等,其動機之不純正昭然若揭。而罷樑案後期發展成政黨對決,林右昌以當事人身分屢屢衝到最前線,身段也極難看。

更讓民眾反感的是,賴政府以「少數總統」上台後,卻姿態高昂、野心勃勃,力圖「以小搏大」。例如,在野黨所提「國會改革案」全遭釋憲凍結,賴政府則繼續強推NCC、考試院和大法官等人事案;即使在中央政府總預算遭立院退回後,閣揆卓榮泰仍悍然硬幹,絲毫無意妥協。當人們看到少數政府如此倨傲,凡事一意孤行,完全拒絕聆聽在野黨的聲音,民眾豈能不害怕一個「新威權政府」的鬼魅正在台灣的天空盤旋?這次反罷免聲量的高漲,正是這種警惕心理的凝聚與反射。

不難想像,如果民進黨在這次罷樑案輕易得逞,接下來,就會發動一波波「大罷免潮」,針對那些爭議較高或勝選差距較少的藍委發動鋪天蓋地的罷免,藉此重新奪回國會多數。亦即,基隆市罷樑案,就是綠營「大罷免時代」的第一顆試金石。所幸罷樑案遭到封殺,也表示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不願坐視台灣民主被民進黨的短視近利及鴨霸威權所吞噬。

罷免投票前,藍營內有些人對強力監督路線抱持疑慮,仍幻想以和為貴,甚至對某些重要議案想要放水下車。所幸,國民黨這次面對罷樑案一改過去的消極被動,強力應戰,催出了基隆人的「反惡罷」自覺。罷免案遭雙殺,應讓國民黨內的「鴿派」有所覺悟:唯有積極應對,直面賴政府的不公不義,才是爭取民心的坦途。

在罷免門檻下修至1/4後,罷免案屢屢成為仇恨動員武器。其結果,輕則浪費公帑及人心,重則演成對民主選舉的侵害與剝奪。這樣的罷免制度,恐怕也到應該思考修改的時候了。(轉載自聯合報社論)

罷免 民進黨 投票

上一則

綠營「不罷休」? 藍委:「盧系」民代已遭針對

下一則

陸批賴雙十談話「精心包裝新兩國論」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