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紐時:川普內閣挑俊男美女 傳遞刻板成功人士形象

紐約嚴打手機盜竊 令業者斷網…華人受害者卻這麼說

新聞評論/民進黨害怕面對改革,才是在傷害台灣民主

國民黨日前舉行記者會批評,賴清德總統擔任行政院長時曾表明,要盡速討論通過財劃法,民進黨立委卻阻擋議事、阻礙地方發展。(圖/國民黨提供)
國民黨日前舉行記者會批評,賴清德總統擔任行政院長時曾表明,要盡速討論通過財劃法,民進黨立委卻阻擋議事、阻礙地方發展。(圖/國民黨提供)

烽火連天的美國總統大選今天投票,在台灣,總預算、財劃法、公投法、國土法等四大法案本周也將在立法院登場激戰。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先發制人,批評在野黨的提案都旨在擴權、爭錢、沒收民權、杯葛執政、干預司法,像五把利刃刺入台灣心臟,就像「民主政變」。但檢視這些法案,都是就現有積弊提出改革,民進黨害怕並拒絕改革,才是對台灣民主的傷害。

民主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在國家發展過程中,一旦發現不合理、不公平、或有害社會公眾利益的事,即當透過適當的討論程序修改執法或決策方向。如此,政府體制和決策才不致一路偏歧,走向無法挽回的境地。在野黨提出的「國會改革法案」,是希望加強監督,強化立法院淪為立法局的荏弱;卻幾乎遭到「親綠大法官」悉數否決,這是司法權對憲政制衡的破壞。

如今對在野黨提出的四大法案,民進黨又故技重施,將之醜化為擴權、爭錢、杯葛及民主的破壞者。民進黨雙手抓滿控制大權,卻如此忌憚改革,更暴露自己的心虛及諱疾忌醫。民進黨該想想:如果自己施政真的深得人心,何以今年大選只獲四成民意支持,並淪為「雙少數」?如果它是一個深具反省能力的政黨,這些法案不必等到在野黨質疑,執政黨就應該主動出擊提案修法,藉改革形象重新挽回廣大民意的支持,不是嗎?

現在,民進黨霸占著所有權力地盤不放,卻反咬有意推進改革的在野黨是存心戕害民主;這種「作賊喊捉賊」的片面之詞,人們會相信嗎?吳思瑤竟能脫口而出反咬在野黨意圖「民主政變」,設若其邏輯成立,在野黨只能充當啦啦隊,老百姓只配當個順民,國會還需要改選嗎?是誰背棄台灣民主,至此也就一目了然了!

檢視四大法案的修法提案,最後將如何修正,仍有待各方討論斟酌,但絕不能說沒有必要性。以《財政收支劃分法》為例,當年「凍省」之後,財政大權完全落入中央之手,中央頻頻「超收」,地方卻年年喊窮。25年來,立院幾度企圖修法,均難如願。癥結在,民進黨在中央執政,對地方的資源分配常視政黨顏色而定,綠色執政地區明顯獲得更多關愛眼神。長久下來,不僅影響地方均衡發展,更破壞了地方自治的精神。

以《公投法》為例,過去「公投綁大選」的安排確實更為理想,除節省作業經費,更能提高投票率。與大選脫鉤後,公投投票率明顯偏低,即損及民主參與。依最新民調,六成多民眾支持回復到「公投綁大選」;民進黨則因不利政治操作,而大表反對。公投和大選一起舉行,或許會造成投票擁擠現象,但這只是技術性問題,藉著增添人力及精進流程即可改善,執政者不必因噎廢食。

再如《國土法》事關國家土地空間的長遠發展,涉及層面相當複雜;但中央與地方為城鄉發展和利益相爭不下,賴政府便企圖藉著政權在手強行通過。事實上,近年民進黨執政期間任令國土違法變形運用,尤其利用發展綠能之名侵吞農漁土地,台糖等公營事業又不斷釋出國土供工業使用,台灣土地已快速變色。因此,國土法必須聆聽更多民間意見,絕不可草率通過。包括造成總預算卡關的「原民禁伐補償」條例,其實也是出自綠委之手,卓榮泰如今卻不認帳,還將責任全推給在野黨。

當執政者開始「聞改革而色變」,即可知,卡住台灣民主進程的不是在野黨,而是民進黨自己。當年雄辯滔滔的民進黨,何以淪落至此?

民進黨 公投 投票

上一則

涉詐領助理費案二審開庭 竹市長高虹安仍稱無罪不請辭

下一則

吳豊山掌海基會 喊話「迎向花明」 海協會再批台獨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