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集/獨針對陸車「打不過,就喊關」
8月起,凡和中國大陸有關的市售國產車,都須符合經濟部「自製率」標準。不但不給緩衝期,還溯及既往。經濟部說,這是為了「我國車廠與零組件保有競爭力」;實際上,只是另一種「抗中保台」罷了。
「國產車」卻「非自製」,聽起來很怪,卻是市場競爭的結果。早年政府確對國產車有自製率規定,但為加入WTO而逐步取消。此後,進口零組件組裝,再以「國產車」販售,就成了「奇怪」但「合法」的常態。
與其他進口車不同,陸車採此模式,卻是不得不然。台灣迄今仍禁止陸車整車進口,儘管陸車價格、品質都有相當競爭力,台灣消費者仍「看得到買不到」。讓民進黨尷尬的是,醜化「中國製造」多年,沒想到陸車竟然「俗又大碗」。有些被稱為「神車」,還熱賣,綠營當然掛不住臉。
說穿了,經濟部其實是「打不過,就喊關」;設自製率門檻,是為全面封堵陸車。果然,新規定出爐後,車商即宣布甫上市新車型「暫停接單」,舊車型「限量接單」。即便車商還想賣陸車,見此情景,恐也只能卻步了。
幾個月前,經濟部對陸車國產化自製率,才說要「輔導協助」;如今卻直接放大絕,制定門檻,可說自我矛盾。獨獨針對陸車,更違反貿易不歧視原則。政治掛帥,自由貿易、政府承諾、消費者權益,都不顧了。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