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洲、潟湖不保 台灣面臨國土危機
台南七股潟湖是台灣最大的潟湖,外圍長期有沙洲保護,確保潟湖養殖區不受侵擾及汙染,但今年颱風引發的暴潮輕鬆越過沙洲,讓潟湖的蚵農大驚失色。此外,嘉義縣東石鄉外海外傘頂洲,沙源也不斷遭海水侵蝕流失,專家預測五年後成為「消失的國土」,沙洲消瘦、海岸線侵蝕退縮,在地居民憂心飯碗與家園兩失,恐成為極端氣候下的迫遷受災戶。
台南海岸線南北長約70公里,南北有五座沙洲,猶如一道道海上長城,圍護七股潟湖等內海養殖區,不受強浪、暴潮影響,是在地漁民重要的天然屏障,也是台灣海岸線僅存的天然地景。
潟湖外圍的幾個沙洲(又稱「海汕」)則是保護潟湖的「第一島鏈」,其中最大的是網仔寮汕,但沙洲規模都在縮小中,甚至快要消失。
外傘頂洲 平均每年消失41公頃
外傘頂洲是台灣沿海最大沙洲,嘉義海岸的東石潟湖因外傘頂洲屏障,形成平靜的廣大淺水海域,生態資源豐富,成了全台主要蚵仔養殖區。外傘頂洲受沿岸流及東北季風影響,每年平均會往西南方向漂移60至70公尺,沙洲上的燈塔曾因沙洲漂移、海水侵蝕等因素多次傾斜倒塌,至少歷經七次重建。
水利署第五河川局統計,外傘頂洲近20年平均每年消失41公頃,從1812公頃減半至989公頃,高度也從原本約三層樓高降為平地,只剩其中340公頃高於一公尺,沙洲與海平面高度相差無幾。
除了海上的沙洲,潟湖北邊的北門雙春海岸有六公里長的沙灘,也正面臨沙灘流失、海岸侵蝕退縮的國土危機。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三年多前調查,雙春海岸線26年來北側退縮400公尺,中側倒退135公尺,南側海岸退縮115公尺。
「海岸線一直往後退真的很擔心」,當地居民說,雙春海岸北側的觀海樓,六年多前潮汐線遠在百公尺外,如今漲潮時海水已來到樓下;南側的廢棄哨所,更因海水侵蝕沙洲,基座已裸露大半,上次杜蘇芮颱風來襲,岸邊被沖出一個大洞,「改天海水恐怕就淹到家門口了。」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