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新院士楊儒賓:創作過程神祕 AI無法取代
新科院士楊儒賓,是台灣新儒學的代表人物,屢屢在哲學研究領域突破舊典範、開闢新議題。擔任清大講座教授的他,在理工重鎮任教多年,但至今都不用電腦,沒有手機等3C用品。被問到AI浪潮崛起,擔不擔心人文被AI搶走工作,他表示「AI缺乏精神內涵、沒有風格」,但這兩者都是人文領域的核心。
不用手機、電腦也不上網,楊儒賓也不吹冷氣。「這是對現代文明的抗議」,這些新科技對他來說「造成更多的干擾」,寧可捨棄、花更多時間看文章。而只用人腦閱讀文章,他認為可以更緩慢但更有深度,「所有創造的過程都是極大的神祕,跟你的人格和生命、風格有極大的關係」,這都不是AI可以取代的。
「法律是價值的學科、判斷的學科,要為社會尋求公平正義。」86歲的中研院新科院士王澤鑑,公認是兩岸民法第一人,曾任司法院大法官,也是中研院遷台後選出的首位法律院士,其著作「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八冊堪稱經典,在台灣法學界有「天龍八部」之稱,對對岸也是影響深遠。他表示,希望對岸也能發展出尊重個人自由和價值尊嚴的法治環境,兩岸一起追求公平正義。
中研院迄今僅有三名法律院士,其中王寵惠為中華民國首任司法院長,王世杰則曾任中研院長,兩位都是在大陸選出,王澤鑑則是中研院遷台後首位選出的法律院士。王澤鑑認為,能獲選院士,也代表台灣的法學研究得到社會認同。他說,近年台灣社會重大爭議,包括同婚與國會改革,最後都必須進入法律領域找到答案,也代表台灣社會對法治的認同與肯定。
對於自己獲得「天龍八部」的封號,王澤鑑笑說,自己還有著作被封為「九陰真經」。他說自己是金迷,最近還在追天龍八部電視劇。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