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4大學招生短報 教部將減招 私校走險路求存
文化大學日前爆出未如實將今年繁星推薦、申請入學等招生管道缺額回流至分發入學,欲藉此壓低分發入學缺額,未料「短報回流名額」風波愈演愈烈。教育部證實,今年未確實將名額回流大學達四所,包括真理、佛光、文化及大葉大學,是首次查獲大學短報回流招生名額,教育部第一波將懲處減招,後續呈報私校諮詢會重懲決策者。
分發入學是台灣多數大學最後一個招生管道,依招聯會規定,未足額錄取名額應納入、回流當學年分發入學招生,且於考生登記志願前公布名額。獨家報導,文化大學爆出未如實提報回流名額,引發討論,教育部近日徹查發現有四所大學均短報回流名額。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表示,「這是非常嚴重的錯誤」,已發函給文化大學等校,第一波將扣減學校招生名額,學校須於兩周內報告。除扣減獎補助款、招生名額等懲戒措施,「做出決策的人也要嚴懲」。教育部將提報私校諮詢會討論懲處,避免再發生。
由於分發入學已於15日放榜,考分會公告今年缺額為近四年新低,僅2505個,但四所私校因短報回流名額,代表今年缺額、錄取率均非正確。
私立大學招生量體大,面對台灣少子化壓力緊逼,私校短時間內需考慮教師權益、學雜費收益等面向,眼看學生數逐年減少,私校仍難以從龐大編制下快速瘦身,為避免成為招生缺額大戶,進而影響學生就讀意願,今年升大學分發入學剛落幕,就有學校鋌而走險,短報回流名額,儘管是為了美化帳面,但也凸顯私校求生存困境。
台灣高等教育在國際上是出了名的「俗擱大碗」,學生無需繳高額學費,卻能享有中等以上的教育品質,可見其體質仍佳,但少子化是國內大環境使然,私校再努力招生,也難敵人口結構改變。
教育部近年鼓勵學校於當年度招生開跑前,可先寄存招生名額,但實際上學校難精準預估當年度各管道招生狀況,且學校寄存即等於減招,招生數變少會影響教師開課。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