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龐培歐入閣出局內幕:忠誠受質疑 與烏克蘭有利益瓜葛

川普重返白宮 專家解析對經濟及債市投資的影響

台灣自費醫療 脊椎特材貴到吃不消

骨科手術特材昂貴,大腿骨骨折時,須用骨板、骨釘,目前健保僅傳統特材,傷者往往需使用三個月柺杖,而新式特材,自費至少一、二十萬元。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記者林伯東/攝影)
骨科手術特材昂貴,大腿骨骨折時,須用骨板、骨釘,目前健保僅傳統特材,傷者往往需使用三個月柺杖,而新式特材,自費至少一、二十萬元。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記者林伯東/攝影)

牙科顯微根管治療正夯,自費兩、三萬元(台幣,以下同)。骨科特材超昂貴,一節人工頸椎要價26.5萬元(約8316美元);跌倒骨折,骨板、骨釘所費不貲。癌症新藥推陳出新,健保給付速度遲緩,許多標靶、免疫治療均須自費,每月藥費超過十萬。不少患者看到自費同意書上的數字,心驚膽戰,原來自費部分比預期還要多。

顯微治療 牙科自費占比最高

植牙、假牙、全口矯正,牙科是自費占比最高的科別,最近一、兩年,許多牙科診所強烈推薦「顯微根管治療」,但這真的有必要嗎?一名資深牙醫師表示,以前不用顯微技術,單憑肉眼,也可做好抽神經,加了顯微,當然可以處理得更好,從80分進步到90分,但代價是兩、三萬元,就看患者自己選擇。

「話如果說得太白,就是擋人財路。」該牙醫師說,一台顯微儀器要價六、七百萬,診所購買機器,當然想盡快回本,積極鼓吹患者接受顯微根管治療。

關節置換22萬 婦人難負擔

老年人最怕跌倒骨折,除了行動不便,荷包一定大失血,一名婦人意外跌倒,上肢、髖關節均骨折,醫師一邊看X光片,一邊開立自費項目,上臂骨折建議自費骨板Aplus,髖關節則置換陶瓷人工關節,連同骨水泥、止血紗布,一口價22萬元(約6904美元),因負擔沉重,急著尋求第二意見。

王先生為退休高階公務員,近兩、三年飽受腰椎盤突出、頸椎壓迫之苦,兩年前先做腰椎手術,自費18萬多元。去年底接受頸椎人工椎間盤置換手術,醫師評估需置換兩節人工頸椎,這讓他陷入長思。

王先生轉述,當時醫師提醒,如選擇健保給付特殊材料,術後頸部活動度受限,且易沾黏。說完健保缺點,強力推薦「全自動人工頸椎間盤」,靈活自如,但一節要價26.5萬元,置換兩節,連同手術耗材、住院等費用,恐得六、七十萬元。

雖然公務員月退奉比勞工優渥,但他還是吃不消,最後選折衷方案的「半自動人工頸椎間盤」,一節6.2萬,兩節12.4萬,外加住院費用,也付了18多萬元。

健保給付慢 成自費最大推手

臨床外科醫師認為,手術自費項目變多,與健保給付速度遲緩有關,從廠商申請當日起算,至通過健保審核,幾乎長達五至六年,等到真正給付,常又設下層層關卡,「健保成為自費醫療的最大推手」。

以骨水泥為例,傳統醫材質地較熱,且容易跑至其他腔節,新式骨水泥具有低溫、不易脫位等優點,但廠商申請時間長達五年,期間嚴重骨鬆患者等不到納入給付,就只能自費使用新式骨水泥,價格六、七萬元起跳。

新光醫院骨科主治醫師許皓為表示,新式骨板陸續問世,加速復原時間,但礙於健保核價過低,廠商不願申請健保給付,讓大腿骨骨折患者只能自費選購該項特材。由於健保砍價,許多廠商無利可圖,而不願進貨,許皓為說,仍有部分醫院使用「祖師爺」級的骨板、骨釘,患者如經濟能力許可,怎可能選擇健保特材。

健保 關節 骨科

上一則

因病而貧 健保給付標準嚴苛 自費藥拖垮癌友家庭

下一則

找名醫、網紅醫師動刀 自費清單恐一大串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