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疫期申請紓困貸款想還 被列「違約」店家:噩夢一場

好市多員工:10件最佳聖誕禮物在這裡

全球罕例雙膝反曲…為赴台治療堵人 中國病友與「院長爸爸」重逢

花蓮慈濟醫院名譽院長陳英和(左一)、極重度先天性膝反曲患者陳團治(左三)一家人今在花蓮慈濟靜思堂重逢。(記者林琮恩/攝影)
花蓮慈濟醫院名譽院長陳英和(左一)、極重度先天性膝反曲患者陳團治(左三)一家人今在花蓮慈濟靜思堂重逢。(記者林琮恩/攝影)

來自中國廈門的陳團治,罹患全球僅一、二例的「極重度先天性膝反曲」,出生時雙腳呈現L字型,在2014年赴台接受手術前,她只能用大腿背側行走,走起路來外觀就像「堆高機」。手術成功近10年,她已結婚、生子,25日帶著全家重回「第二個家」花蓮,並開心拜訪她稱為「院長爸爸」、替她執刀的花蓮慈濟醫院名譽院長陳英和。

陳英和表示,身為骨科醫師,加上行醫數十年,各式奇特案例早已司空見慣,但第一次看到陳團治的影像,仍相當吃驚;除了呈現L字型、大幅度外翻的腿部外觀,自己更擔心病患的生理功能,用大腿背側走路相當耗能,若年紀漸長恐會面臨困境,「何況下雨怎麼辦,又該如何如廁?」陳團治當時卻樂觀回應,頂多鋪張報紙墊著就能上廁所。

「這是不只是台灣、中國前所未有的案例,全球文獻也只看過一、兩例。」陳英和說,國際案例多是「陳年舊案」,手術方式不同,患者即使大腿骨融合,關節仍無法活動。醫療團隊採用的手術,則讓陳團治膝關節保有一定活動程度,這對行走功能相當重要。陳團治除膝關節成160度彎曲,必須截彎取直,踝關節也因長期不使用,呈現90度彎曲。

陳團治赴台前,陳英和團隊曾治療嚴重駝背達200度的廈門患者楊曉東。陳英和形容,當時患者幾乎是「頭埋到膝蓋中」。楊曉東治療後獲重生,在當地傳為佳話,醫療團隊完成治療護送患者回廈門時,陳團治已在廈門慈濟會所「堵人」。

醫師將陳團治醫療報告攜帶回台交付陳英和,他當即決定要嘗試挽救陳團治的人生,但同時也做好最壞打算是「膝上截肢」。所幸經七次手術,陳團治雙腳終於能夠踏地,過程中醫療團隊非常謹慎,避免切骨過程影響周邊神經血管。

手術完成隔天,陳英和至病房探視。他表示,術後造成的疼痛與不適本該讓陳團治「齜牙咧嘴」,結果房門一開,竟看到她邊微笑、邊拿著手機拍自己的腳,並表示自己是第一次能把棉被蓋到胸部以上,從沒想過蓋被子是如此安心、舒適。

陳英和說,蓋被子、伸直雙腳對一般民眾來說再日常不過,對陳團治來說,竟如此得來不易,「讓我體會到,習以為常的事物,也應該要珍惜。」

陳團治表示,因雙腳彎曲,躺平睡覺會呈現「二腳朝天」狀,自己26年來都只能側睡,手術後是第一次躺平、能蓋上被子,所以開心留念。她2013年第一次抵台進行手術前的檢測,當時陳英和「跪著檢查」,讓自己至今印象深刻,「我從沒見過哪位醫師能做到這樣,且不論手術、門診到多晚,院長都會來看我,對我的關心就像父親一樣。」

在慈濟人醫年會分享中,陳團治稱陳英和為「院長爸爸」,並分享兩人之間的趣事。手術前,陳英和雙腳一跛一跛、手扶欄杆,親自示範術後復健時應如何爬樓梯,讓她又好笑、又感動。回到廈門,她與先生結婚時,「院長爸爸」自然沒有缺席,親自帶著賀禮赴廈門祝賀。

「帶著重生的雙腳,我會踏實走好人生每一步。」陳團治與先生育有一子,她開心分享孩子出席走秀活動的帥氣照片。懷孕後辭去在醫院的工作,陳團治除專心育兒,也參加志工服務,要帶著她樂天的笑容幫助更多為受苦病患。

花蓮慈濟醫院名譽院長陳英和(右)、極重度先天性膝反曲患者陳團治(左)在慈濟人醫年...
花蓮慈濟醫院名譽院長陳英和(右)、極重度先天性膝反曲患者陳團治(左)在慈濟人醫年會分享治療過程。(慈濟提供)

關節 檢測 骨科

下一則

腿無力或反覆跌倒都是警訊 「椅子瑜珈」助改善肌少症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