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腳無力 恐神經病變
孩子小感冒過幾周,變得愈來愈無法走路,可能是罹患周邊神經病變的「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醫師表示,格林-巴利症候群常見前驅感染二至四周後,急性或漸進式發生,及早發現治療約一至兩周多能恢復。
格林-巴利症候群又稱急性多發性神經炎,沒有明確好發族群,年輕人、高齡者、幼童都有可能發生。陳錫洲指出,一般常見症狀為急性或漸進式肢體無力,常見於下肢。約有70%至80%患者會從腳痛開始,從出現步行疼痛及吃力,發展成難以行走,甚至幾乎只能爬行。
三軍總醫院小兒科部主任陳錫洲說,有70%患者發生格林-巴利症候群前有前驅感染,如腸胃道不適或感冒等呼吸道症狀,其中又以先前有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呼吸道症狀者較多。當身體啟動免疫反應對抗外來病原體,若過程中攻擊到周邊神經髓鞘,導致神經受損,就會出現格林-巴利症候群症狀。陳錫洲表示,一般病程少則三個月,常則一年,但若經醫療處置,急性期治療後恢復都不會太差。
每年格林-巴利症候群發生率約為十萬分之一,偶有零星個案,死亡率約為5%。陳錫洲表示,門診個案以國小或國中學童為主,嬰兒發病較少見,多半數周前有拉肚子或呼吸道症狀,孩童、老師及家長察覺有異狀常已隔了幾天,一送進來就沒辦法站,須家長攙扶。測試膝跳反射明顯減弱或消失,嚴重者甚至可能會影響到大小便。
陳錫洲指出,患者病況有輕有重,判斷兒童出現格林-巴利症候群,收治住院後須以電生理學、腰椎穿刺取脊髓液等方式檢查,少數情況會以核磁共振方式作為輔助診斷。確認為格林-巴利症候群,一般使用「血漿置換」治療,若為18歲以下現可以健保方式使用「免疫球蛋白」治療,一至兩周就可見療效。
唯有極少部分患者症狀導致呼吸神經受損,可能須至加護病房治療。對此,陳錫洲呼籲,一有症狀就要送醫,若發現家中孩童數周前有感冒或腸胃道症狀,後續出現下肢無力等情況,須盡速就醫,避免疾病進展影響患者復原速度。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