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3種「換登」劇本曝光 民主黨0備案恐陷混戰 上次陣前換將已逾70年

舊金山39號碼頭海獅從2千隻銳減剩10隻 原因出爐

亂吃止痛藥 小心腎衰竭

醫師提醒,長期不當服用止痛藥,恐發生腎衰竭,應依醫師指示用藥;示意圖。(圖/123RF)
醫師提醒,長期不當服用止痛藥,恐發生腎衰竭,應依醫師指示用藥;示意圖。(圖/123RF)

你有疼痛的困擾嗎?頭痛、牙痛、生理痛、肌肉拉傷、關節疼痛等,為了止痛,許多人會自行購買消炎止痛藥。醫師提醒,長期不當服用止痛藥,恐發生腎衰竭,建議依醫師指示使用,避免過量。

台灣腎友生活品質促進協會理事長暨台北透析診所院長李孟鴻說,過量或長期使用止痛藥確實會對腎臟造成損害,不同類型的止痛藥對腎臟影響程度不同,例如部分藥物抑制前列腺素,使腎臟血管收縮,增加腎臟負擔,有些止痛藥雖然比較不傷胃,卻會對腎臟造成傷害。

李孟鴻表示,止痛藥可分成四類,分別為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對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鴉片類藥物(Opioids)、COX-2抑制劑。

1.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

NSAIDs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來減少炎症和疼痛,前列腺素在維持腎臟血流中扮演重要角色,血流減少會導致腎臟灌注不足。

風險:長期或高劑量使用NSAIDs會減少腎血流量,導致腎灌流減少,並可能引起腎小管間質性腎炎和急性腎功能衰竭;一般健康人短期使用大多沒問題,長期使用可能引起腎乳頭壞死和慢性腎衰竭。

建議:避免長期或過量使用NSAIDs,這類藥物對腎臟的影響最為顯著,應在醫師指示下使用,不宜長期使用。

2.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

主要通過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中的前列腺素合成來減少疼痛和發熱,過量使用時會增加代謝負擔,導致器官損傷。

風險:相對於NSAIDs,乙醯胺酚對腎臟影響較小,但過量使用仍可能對腎臟造成損害。乙醯胺酚經由肝臟代謝,過量使用主要會引起肝毒性,造成急性肝臟衰竭。

建議:相對安全,但需注意不超過服用劑量。

3.鴉片類藥物(Opioids)

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通過特定受體產生作用,改變對疼痛的感覺。

風險:臨床上最常用於強效止痛的止痛藥,例如嗎啡;鴉片類藥物不會直接損害腎臟,但長期使用可能導致其他副作用,如耐藥性及成癮,間接影響腎臟健康。某些鴉片類藥物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會造成代謝減慢,增加毒性風險。

建議:這類藥物需嚴格按照醫師指示使用,避免成癮和其他副作用。

4.COX-2抑制劑

選擇性抑制COX-2酶,減少炎症和疼痛,但對腎臟血流量的影響仍需謹慎考慮。

風險:這類藥物對胃腸道副作用較少,但仍可能對腎臟造成影響,特別是在長期或高劑量使用時。

建議:需定期監測,使用任何止痛藥時,尤其是對已有腎臟疾病的患者,應定期監測腎功能和其他相關指標。

李孟鴻提醒,選擇止痛藥時需與醫師討論,包括個人病史、用藥情況,尤其是慢性腎臟病患者,避免加劇損傷。另外,有一款止痛藥主成分為布洛芬(ibuprofen),是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臨床上廣泛使用於解熱鎮痛,雖是非處方藥銷售,有些成分可能會有副作用或造成腸胃不適,不建議自行服用。

關節

上一則

「膚質專家會議」共識 醫師建議自然光彩 不過度醫美

下一則

心臟衰竭患者多數不自知 醫揭3常見症狀 籲夏天起床「必做1事」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