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南加華人遇路怒被槍擊 還被罵「中國人滾出美國」

預計降息幅度擴大 史指走升 道指創收盤新高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僅長輩會得 這年齡層更是好發族群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發作時,甚至無法完成家事,旁人常因「看不出來」,有時無法諒解。(Getty Images)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發作時,甚至無法完成家事,旁人常因「看不出來」,有時無法諒解。(Getty Images)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僅發生在長輩身上,30至50歲的青壯年更是好發族群,且對於生活影響更加劇烈。患者初期易誤以為是媽媽手、肌腱發炎、腕隧道症候群等職業傷害,造成延誤就醫。

台北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科醫師蔡昀臻表示,全台超過10萬名患者,壯年發病的患者時常因為請假看病,造成職場上的阻礙,希望社會各界可以對病友更加包容。

42歲陳小姐20年前曾發生車禍,原以為只是後遺症導致肌腱炎,但使用了消炎止痛藥半年後未見好轉,進一步檢查後才確診是類風濕性關節炎。陳小姐對烘焙相當喜愛,卻因為疼痛無法打蛋、揉麵團,無奈只能放棄開店夢想。

蔡昀臻指出,許多人以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只發生在長輩,其實好發於30歲至50歲的青壯年,尤其初期症狀易誤認成媽媽手、肌腱發炎、腕隧道症候群等職業傷害,造成延誤就醫,超過八成患者可能在發病前兩年便出現關節損傷、約四成患者十年內日常功能出現障礙。

「病友發病時吃飯拿筷子、湯匙都有困難」。蔡昀臻表示,許多病患類風濕關節炎發作時,非常痛苦,連日常生活的刷牙、扣內衣等自理能力都會無法進行。職場青年更加嚴峻,時常因誤解,被同事誤以為賴床、偷懶、工作態度不佳,也可能肩負家庭經濟壓力,索性隱瞞病情。

根據歐洲風濕病聯盟(EULAR)2022指引,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達標,須於治療三個月內至少改善五成的疾病活動度、治療六個月內達成緩解以及低疾病活動度;目前治療方式有非類固醇消炎藥、類固醇、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DMARDs)、生物製劑、口服小分子藥物等。但許多病友對於疾病及治療會出現迷思,認為關節不腫不痛就可以停藥等,讓對抗疾病更加困難。

三總內科部風濕免疫過敏科主治醫師盧俊吉表示,對於許多病友「吃藥吃到怕」,但即使是關節不腫、不痛的時候,關節依然會持續受到破壞,且有些患者還有關節外併發症,切勿自行停藥,建議與醫師討論,須靠定期評估疾病活動度判斷,藥不一定會愈吃愈多。

蔡昀臻表示,當病友被疼痛折磨時,旁人常因「看不出來」,誤以為「無病呻吟」,這些錯誤認知帶給病友更多壓力;發作時甚至無法完成家事,有時連家人也無法諒解。應多體諒、理解病友的痛,給予心理支持。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初期易誤以為是媽媽手、肌腱發炎、腕隧道症候群等職業傷害,造成延...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初期易誤以為是媽媽手、肌腱發炎、腕隧道症候群等職業傷害,造成延誤就醫。此為示意圖。(取材自ingimage)

關節 過敏 車禍

下一則

感染症流行新趨勢 醫示警三大病毒「感覺綿綿無止盡」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