痠痛藥布好方便 醫師提醒1貼法恐致「藥布疹」
許多台灣民眾都有使用痠痛貼布的經驗,台灣復健醫學會統計,台灣人每月平均使用6片藥布,總年用量超過4億3800萬片,不過痠痛貼布用多了可能會傷身,不同症狀使用的貼布種類也不同,大致可分為消炎止痛、熱感與涼感,藥師提醒,成人每天建議不超過3片,也應避免貼著睡覺,否則可能出現「藥布疹」。
食藥署引述復健醫學會統計,台灣人每月平均使用6片藥布,每年總使用量超過4億3800萬片。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黃彥儒在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中指出,目前市售的痠痛貼布種類繁多,大致可分為3大類,藥師會先詢問民眾的症狀,以及有無同時服用其他藥物等,如果同時使用口服藥與貼布,應選擇含不同成分的藥品,例如口服藥選擇主要成分為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的止痛藥,搭配含有Indomethacin消炎成分的貼布,可避免同一成分累積過量,造成身體負擔。
目前市售的痠痛貼布大致可分為3大類別:
一、含有消炎止痛成分(如Diclofenac 或 Indomethacin)的藥布,黃彥儒說,拉傷、扭傷,甚至是睡覺睡到落枕,這類有明顯發炎,導致紅、腫、熱、痛症狀的患者,就適合使用這類含消炎止痛成分的藥布。
二、含有辣椒膏成分(Capsaicin)藥布:可使神經元脫敏感,減少痛覺的熱感貼布,局部血液循環不好,黃彥儒指出,這種貼布適用血液循環較差的症狀,例如冬天天氣冷,睡醒覺得局部「痠痠的」,又排除拉傷等發炎情性,就是用這類貼布。
三、含有甲基水楊酸、薄荷等成分藥布:黃彥儒說,如果民眾症狀不屬於前述兩種,可以透過這種藥布,提供短暫清涼效果,能暫時減輕疼痛和疲勞。
有些民眾會習慣貼著貼布睡覺,黃彥儒提醒,睡眠時間超過6小時,又長時間壓著,起床可能會發現如「尿布疹」的過敏反應,這是常見造成副作用的行為,應特別留意,針對這類「藥布疹」的民眾,因為藥布的藥效,大多會在4至6小時內釋放完畢,而睡覺會長時間壓著,長時間密閉緊貼,透氣性可能會降低。
黃彥儒說,藥布有水性和油性之分,油性貼布好處本身是油性肌底,雖然藥性比較容易滲透到皮膚,缺點則可能造成毛囊阻塞,不過原則上還是和個人的體質與膚況有關,容易產生局部不適的,建議使用水性;已經出現「藥布疹」的患者,如莓杳有造成傷口,建議清乾淨透氣即可;嚴重過敏則可使用口服藥,不過還是要先諮詢相關專業人員。
在藥布使用量方面,黃彥儒建議,成人1天是2至3片,一次使用1片,1片貼4至6小時就要取下,以免在皮膚附著過久,產生過敏現象;孩童因肝腎功能尚未發育完全,使用貼布應選擇成分較單純,且依體重使用劑量比例為原則,例如12歲40公斤算成人,6算20公斤用量則減半,再更小的孩子,建議先諮詢專業人員。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