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延續11月漲勢 史指那指12月首日同創新高

紐約每5名無證客中有1亞裔 大量參與高需求職業

端午吃粽注意3點 降低熱量、避免腹痛找上門

圖片來源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
圖片來源 /健康醫療網 健康醫療網

粽子是華人在端午節不可或缺的美食,來一顆粽子香噴噴,後面好幾天都出現在飯桌上,厭倦了就放入冷凍庫裡封印到過年。

台灣食藥署提醒,包粽食材選購要注意,原料要完整包裝且標示清楚,若是購買散裝的南北貨,要進一步檢查外觀、顏色、氣味;料理前,雙手及乾貨食材都要清洗乾淨。另外,粽子包好後應充分加熱,並趁新鮮食用;若需儲存超過一天以上,建議以冷凍保存,但也仍應盡速食用完畢,不要放置冷凍庫太久。

粽子到底怎麼吃?該吃多少剛剛好?其實除了傳統注意事項外,近年也有許多人發表食材的替代方案,不丟失南北各自傳統味的前提下,可以解決以往高熱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等問題,好吃又健康。

一顆傳統肉粽熱量約500大卡,一顆豆沙粽也有380大卡,因此食用上要留意不要過量食用、減少沾醬、以全穀雜糧替代糯米、搭配蔬果纖維一起食用,促進腸胃道消化。

一、健康食材替代方案

糯米替代品:紫米、五穀米、糙米代替糯米,增加纖維攝取,幫助消化。

低脂肉類:用雞胸肉、魚肉等低脂肉類取代傳統的肥豬肉,減少脂肪攝取。

少糖餡料:甜粽中可以用低糖紅豆沙、無糖綠豆蓉等低糖餡料代替高糖食材。

天然調味料:用天然香料和香草代替過多的鹽和醬油,減少鹽分攝取。

加入蔬菜:在粽子中加入香菇、胡蘿蔔等蔬菜,增加營養均衡,提升纖維攝取。

二、傳統粽子常見問題

熱量過高:通常使用糯米、豬肉、鹹蛋黃等高熱量食材,容易導致攝取過多熱量。

脂肪含量高:粽子中的肥肉和油脂含量高,增加膽固醇和心血管疾病風險。

糖分過多:甜粽子常加入大量紅豆沙、蜜棗等高糖分食材,對血糖控制不利。

鹽分超標:鹹味粽子使用大量鹽醃製食材,過多的鹽分攝取對腎臟和血壓有負面影響。

難以消化:糯米難消化,可能引起腸胃不適,尤其是腸胃功能較弱的人群。

高血壓、高膽固醇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建議避免食用鹹蛋黃、五花肉等飽含脂肪與膽固醇都很高的食材,並減少使用鈉含量較高的沾醬。

三、吃粽過量常見症狀

消化不良:過量食用粽子常引起腹脹、胃酸逆流等消化不良症狀,如果腹痛嚴重,建議前往就近醫療院所腸胃科就診。

血糖波動:糖尿病患者食用過多甜粽可能導致血糖波動,加重病情。

高血壓風險:鹽分高的粽子增加高血壓風險,對心血管健康不利。

體重增加:高熱量粽子容易導致體重增加,過量攝取可能引發肥胖相關疾病。

膽固醇升高:高脂肪粽子增加血液膽固醇含量,增加心臟病和中風風險,心血管疾病患者或年長者建議少吃。

如果出現持續性的腹脹、胃痛或胃酸逆流,應該到附近醫院就診腸胃科提供醫療建議,不要立即躺下,保持站姿或坐姿,避免再飲食或喝水增加腹壓,每次食用粽子的份量不宜過多,建議控制份量,一餐只食用一個粽子,避免過量,搭配均衡飲食,搭配清淡蔬菜湯或沙拉,減少油脂和熱量攝取。

注意「粽」觀全局,連假最重要的是身體健健康康,讓美食點綴佳節,選擇合適的食材和烹調方法,適量食用,才能既享受美食,又維持健康。

【本文授權轉載自健康醫療網

高血壓 心血管疾病 端午節

上一則

嗆到該拍背、喝水嗎?醫警告恐釀反效果 教正確做法

下一則

端午節自己做鹼粽 1點注意避免傷皮膚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