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蟲夏草增免疫力 嬰兒、發燒、高血壓、中風患者忌食
冬蟲夏草是常見的中藥材,生長於海拔3500至5000公尺高寒地帶的高原上,因營養價值高且採集困難,是自古以來珍貴的補藥之一。但冬蟲夏草究竟是動物性還是植物性中藥材?中醫師賴睿昕針對冬蟲夏草功效、禁忌及食用方法加以說明。
賴睿昕解釋,冬蟲夏草是收載於中華中藥典的中藥材,屬於麥角菌科(clavicipitaceae)真菌,冬蟲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蟲幼蟲上的子座及蟲體之複合體。每年夏天時,冬蟲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的幼蟲,吸收幼蟲的養分不斷生長壯大,待到冬季,幼蟲僵死,體內已充滿菌絲,但外表仍如幼蟲的外型,稱之為「冬蟲」。春天來臨時,體內的真菌開始活動,在蟲的頭部長出棍棒狀的子實體,類似植物的發芽,此時就是「夏草」,冬蟲夏草因此而得名。
蟲菌複合體 屬動物性成分
賴睿昕進一步說明,子實體會釋出子囊孢子,再繼續感染別隻幼蟲,如此循環完成其生活史。而冬蟲夏草不論是採集天然的或寄主活體人工培植,皆是由冬蟲夏草菌侵入幼蟲體內的結果,是一種昆蟲和真菌組合而成的蟲菌複合體,是動物性成分。
不少業者投入冬蟲夏草人工養殖,但受限於技術障礙,多數僅能養殖出冬蟲夏草無性生殖階段的菌絲體,雖然生長周期短,能較快製成產品上市,藥用價值卻不及子實體。
賴睿昕指出,最早收錄冬蟲夏草的《本草從新》記載,冬蟲夏草藥性「甘、平」具「保肺益腎,止血化痰,已勞嗽」的功效。《藥性考》記載其「味甘、性溫」、「祕精益氣,專補命門」,《雲南中草藥》:「補肺,狀腎陽。治痰次喘咳。」近代藥理功能研究顯示,北冬蟲夏草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菌、抗病毒、抗腫瘤、調節免疫功能、抗疲勞、保護肝腎及呼吸系統等功效。
冬蟲夏草適合日常保健,增強免疫力,特別是體虛多汗、病後虛弱、腎氣不足、腰膝痠痛、陽痿遺精、老年慢性支氣管炎。但是嬰兒、發燒、婦女月經期、熱性體質、高血壓、中風患者,以及腫瘤病患者在放療期間,和體內出血、腦出血等不宜吃;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應減量服用,有實火或邪勝者不宜食用。
那麼冬蟲夏草要怎麼吃?賴睿昕表示,若是買到完整的冬蟲夏草,可以選擇用煎煮方式,或是搭配其他食材,原則上在半小時內,以不過於高溫的火勢煎煮完畢再服用較佳,可與肉類一起燉食,但請注意若時間太長,反而會讓營養流失,一般建議燉煮約半小時即可。
不過如果想以燉湯形式食用,記得要全程使用小火慢熬,並在起鍋前20分鐘再將冬蟲夏草放入湯內,才能讓冬蟲夏草成分溶於湯中,卻又不至於被破壞。
至於食用禁忌方面,賴睿昕提醒,除了嬰幼兒不宜食用之外,其他像是正在接受免疫相關疾病治療者,也建議先詢問主治醫生,確認是否適宜補充。若是想將冬蟲夏草作為保健食品保養身體的大眾、孕婦、哺乳期婦女,最好先請教醫師等專業醫療人員,再決定是否購買食用。
(NOW健康https://healthmedia.com.tw/main_detail.php?id=63302)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