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最帥東方濃顏美男」情斷 給女友分手費能買半套肖戰房子

川普揚言課徵加墨25%關稅 傳杜魯多急抵佛州會川

大醉俠是新武俠電影的濫觴

岳華飾演大醉俠「范大悲」。(圖/王正方提供)
岳華飾演大醉俠「范大悲」。(圖/王正方提供)

專為這部影片搭的景只有客棧

胡金銓大哥告訴我:「我導的第一部電影《大地兒女》(註),票房很差。邵老闆說:『給我拍一部不花成本簡單的片子。』我說:『明白了,我拍一部很便宜的好影片。』明星一個不用,主角全是邵氏新人。利用已有的布景,略為改動一下就行了,專為這部影片搭的景,只有那個客棧而已。攝影棚拍戲的時間安排緊湊,通常要等其他劇組收工,我們趕快進場清理搶拍。《大醉俠》就在這種情況下完成的,卻變成當時幾乎是最賣座的電影。」

1966年邵氏兄弟電影公司在香港推出《大醉俠》,胡金銓編導,鄭佩佩、岳華、陳鴻烈等主演,都是新面孔。主創人員以胡金銓知名度最高,因為胡大哥當年是極受歡迎的演員,有他參演的電影保證賣座,人稱「千面小生」。這次他專心編劇導演,沒有在《大醉俠》裡軋一角。

出生成長於北京城的胡金銓,聽京戲長大的。早年還珠樓主撰寫折子戲〈酒丐〉,名武丑葉盛蘭把它演紅了。胡導演特別喜歡這齣戲,他以〈酒丐〉為本,發展出《大醉俠》來。劇中男主角本名范大杯,飲酒不喜小酌,電影裡將他改名作「大悲」。

女俠金燕子(鄭佩佩飾演),藝高膽大,女扮男裝隻身探賊窟,營救押解匪酋遇襲,被扣為人質的哥哥。客棧酒館內,匪徒前後環繞著金燕子,笑面虎(李允中飾)出面交涉,眾匪明槍暗箭伺機多次偷襲。女俠正襟危坐臨危不亂,談笑間一一輕鬆化解四方攻擊。酒館中有一乞丐(岳華飾演),暗助金燕子,笑面虎等人挫敗而去。

這乞丐本是大醉俠,丐幫幫主范大悲,身懷絕世武功,深藏不露。是夜,匪徒再度潛返客棧,意圖謀殺金燕子,大醉俠引開女俠,暗殺者撲空。范大悲率一群小乞丐,唱作行乞,歌詞內藏玄機,告知金燕子的兄長被拘在近郊廣濟寺。女俠扮作香客,獨自赴寺廟朝拜。賊黨二首領玉面虎(陳鴻烈飾),率眾圍攻,金燕子險象環生。大醉俠暗中出手,俠女跳窗脫險,玉面虎緊追,射出毒針中金燕子肩窩。毒性發作,燕子不支倒臥林間,范大悲及時趕到,將金燕子救往山中療傷。

竊據廣濟寺住持大位,武功蓋世的了空法師(楊志卿飾),乃玉面虎眾匪徒首腦,他與大醉俠是同門丐幫師兄弟,了空圖謀弒殺師父奪取青竹杖當幫主,不料師父將掌門大位傳給范大悲。此番大醉俠又私助金燕子,破壞扣押人質計畫,了空決心與范大悲做個了斷。師兄弟二人一場驚險山林惡戰,邪不勝正,了空敗亡。金燕子策馬歸去,大醉俠率小乞丐們說唱如昔。

武打場面節奏快速,動作逼真

傳統文化素養深厚,自幼飽受京劇藝術薰陶的胡導演,在《大醉俠》中安排金燕子出場的頭一個鏡頭,便截然不同凡響:年方二十的鄭佩佩,清新脫塵,風華絕世,具舞蹈基礎的她立身中正,腰桿兒筆挺,頭戴大平頂遮陽帽,身著深暗綠色長罩袍子,淺藍色內衫,綁上豔麗奪目的粗紅腰圍子,步履穩重,飄逸灑脫,顧盼自如,英氣逼人。

胡導演深知京戲中「亮相」的分量,鏡頭前的金燕子英挺秀美,正義凜然,不怒自威,人人為之驚豔,只要她出現在銀幕上,觀眾便盯住不放。

酒館內龍蛇雜處,陰險詭詐的匪徒環伺,明槍暗箭一一的使出來。金燕子臨危鎮靜,獨戰群賊。賊人甩制錢、扔酒罈子、拋板凳的連連怪招,金燕子後發先至,以靜制動,用竹筷、摺扇隨機化解。短兵相接,金燕子從長靴中抽出短劍二把,揮灑迎敵,不落下風。

金銓大哥將鄭佩佩的舞蹈技能,與武術打鬥作了不落痕跡的結合,呈現了前所未見的美感。這場酒館智取、惡鬥、力退眾妖魔匪類的戲,超過十二分鐘,每個動作都經過詳盡的設計與安排,營造出精采緊湊、懸宕逼人的氛圍來,觀眾為之驚喜陣陣。胡金銓導演在他每部經典武俠片中,都有這場不可或缺最為經典的戲。

《大醉俠》中的武打場面,節奏快速,動作逼真,觀眾如身臨其境,隨之興奮喘息,緊跟著劇情發展走。這與以往香港的老武俠電影迥然不同。當年在香港攝製的武俠片,如《火燒紅蓮寺》等,武打場面通常就擺上一台攝影機,取中景或遠景呆鏡頭,演員們在舞台上依照傳統戲的進招拆招,依鑼鼓點子表演下去,拍了一場戲曲錄像而已。

金燕子美到了極處

1966年的香港或世界上任何製片場所,還沒有所謂「武術指導」的職位,《大醉俠》的演員表中,找到袁小田、成龍的名字;袁演一名打仔,成龍扮小乞丐。金銓大哥說:「我根本沒學過武術,一點兒功夫也不會;大醉俠的主要演員們,也沒有誰是武術高手。」

他請來日本名攝影指導賀蘭山(本名西本正)掌鏡,賀先生擅長「動感攝影」,他拍的鏡頭自然活潑,具有躍出畫面的動力。胡大哥又在片中大量使用蹦床,演員踏上蹦床騰躍而起,再運用精準的影片剪接手法,飛簷走壁的效果便隱然若現了。最重要的突破是以特寫鏡頭靈巧活潑的融入武打:二匪徒持刀槍撲殺金燕子,她手持雙劍閃身揮舞抵擋,近鏡頭兵器糾纏不下,但見雙劍掙脫斜刺划過,再接上近鏡頭二匪徒表情驚恐呆滯,臉孔上緩緩滲出血來。

或曰:好萊塢西部片的鬥毆場景,經常就用類似的手法,以中景、特寫互換剪接,得到鬥毆的真實感。誠然,這種拍攝與剪接的技巧,的確源自西方,胡大哥獨具慧眼,深思熟慮,率先開創出「洋為中用」的華語「新武俠片」康莊大道來!

最令人氣結不解的是:《大醉俠》在內部首映後,邵老闆認定它會「仆街」(賠錢),隨之大為震怒,指這部電影攝製時間過長,有意將之燒掉。虧得胡導演的好友,位居邵氏公司行銷要職的鄒文懷,挺身仗義為金銓老弟說項,建議先在韓國做小規模試映,看看當地觀眾的反映如何,再徐圖後計。韓國觀眾熱愛《大醉俠》,造成不小的轟動,邵氏公司才決定:擇期在香港、台灣、東南亞等地全面上映。

除了票房創紀錄之外,影評人一律對《大醉俠》情有獨鍾。指它的故事情節自然合理,保有傳統劇的韻味,鏡頭運用、節奏推動卻極富現代感,武打場面步履輕盈如舞蹈,又緊張扣人心弦。金燕子夜間追尋的幾個鏡頭,表現出「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意境。演員造型獨特有想法,金燕子美到了極處,人人讚嘆;惡人玉面虎,白色衣袍,面上敷白粉,如京劇中的奸佞之徒;大醉俠范大悲,蓬頭垢面,造型窩囊,隨手點撥幾下便力退勁敵。 也有影評人指出:《大醉俠》富古典文化氣息,布景考究古樸,導演擷取了西方動作片、日本武士道電影的手法,拍出一部經典之作。自此電影觀眾對武俠電影另眼看待,他們熱切期盼能觀賞到更多的新武俠片。

文化素養才是創意的泉源

叫好又叫座的買賣一定要趁熱打鐵,邵氏立即動手拍攝《金燕子》,王羽、鄭佩佩、羅烈等主演,張徹執導。單看這部電影的片名,選用鄭佩佩做女主角,便知它是狗尾續貂之作。

終於因為雙方在認知與理念上的差距過大,胡金銓離開邵氏赴台灣加入國聯公司,拍攝出他享譽影壇的代表作《龍門客棧》。之後的《俠女》,在法國坎城影展獲得殊榮,首部華語電影名揚國際。

不少新武俠電影的愛好者認為,《忠烈圖》、《迎春閣之風波》,才是胡金銓導演登峰造極的作品。的確,胡金銓拍攝《龍門客棧》等一系列武俠名片,得到了較優厚的資源和合理的創作空間,循著《大醉俠》打開的新武俠電影流派,他逐步深化藝術構想,發展更高層次的拍攝技巧。胡導演的武俠世界,創造出典型的明代面貌,俠士英雄仗義救難,武打動作逼真富創意,畫面意境超脫,情節有深度,角色有感情,令人流連忘返。

直到二十一世紀初,香港台灣等地製作的武俠電影,多到數不清。或許是個人的偏見,到現在我還沒有見到任何一位導演的武俠片,能拍得稍微接近金銓大哥那個分兒上的!剽竊抄襲者甚多,有人明目張膽的拍了個什麼《新XX客棧》,自然有那場「客棧酒館力戰群賊」的招牌戲,演員對白粗俗鄙陋,搞笑打鬥一大堆。夫復何言?文化素養才是創意的泉源。

鄭佩佩於2024年7月17日仙逝,《大醉俠》的主創者都先後離去。

我彷彿又看見金燕子站在客棧對面的橋頭,她回首眺望,目光炯炯,頭戴大平頂遮陽帽,身著深暗綠色長罩袍,淺藍色內衫,綁上豔麗奪目的粗紅腰圍子,灑脫飄逸,顧盼自如,英氣逼人。

註:《大地兒女》由胡金銓編劇導演,陳厚、樂蒂主演,是一部片長三小時的抗日電影,1964年在香港上映。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官方審核嚴格,不准出現日本太陽旗,刪減了許多抗日鏡頭,上映版本支離破碎,票房失利。

鄭佩佩飾演俠女「金燕子」。(圖/王正方提供)
鄭佩佩飾演俠女「金燕子」。(圖/王正方提供)
胡金銓(右)在《大醉俠》拍攝現場。(圖/王正方提供)
胡金銓(右)在《大醉俠》拍攝現場。(圖/王正方提供)

香港 日本 京劇

上一則

讀武俠小說

下一則

有空來紐奧良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