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巴西第一夫人罵「馬斯克X你的」他笑回:下次選輸

3度當東道主 習近平:中國將主辦2026年APEC峰會

假面舞會中的暗殺行動

1860年歌劇樂譜的卷首插圖。(圖/薛維提供)
1860年歌劇樂譜的卷首插圖。(圖/薛維提供)

1792年3月16日爆發震動全歐的消息——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在假面舞會中被一刺客從背後槍擊重傷。十三天後他死於敗血症。

古斯塔夫(Gustave III)生於1746年,二十五歲登基,當時王權衰落,大權操於貴族掌控的議會中,兩大政黨惡鬥不止,其中一派甚至計畫完全免除王權。國王古斯塔夫因而次年發動政變,修改憲法,從貴族手中奪回了政權。古斯塔夫崇拜伏爾泰,嚮往成為「啟蒙主義的專制君主」,於是推動了一系列的開明政策和改革,如禁止刑求、宗教寬容(容許天主教和猶太教)、自由貿易、給予媒體有限度的言論自由,並加強海軍等。

十八世紀的瑞典是個文化沙漠。受過良好教育的古斯塔夫很羨慕法國的文學、音樂和文化,尤其是戲劇和歌劇。他因而召集了一群音樂家和詩人,並在首都成立國家級的學術機構瑞典學院(Swedish Academy),推展文學、音樂、藝術、歷史等研究,另外也建立皇家劇院和皇家歌劇院。他自己就能寫劇本,等不及歌劇院落成,就安排演出了瑞典第一部歌劇,而劇本即為他執筆。他撰寫的歷史歌劇劇本《古斯塔夫.瓦薩》(Gustaf Wasa),在1786年首演,很受歡迎,直至十九世紀在瑞典仍有演出。

雖然人民愛戴這位開明君主,被奪權的貴族卻憎恨他,加上他發起的對俄戰爭(1788)花費巨資,增加了國家的財政負擔,更引起貴族的不滿。一群貴族從而組成了一個陰謀集團,圖謀刺殺國王。這個行刺的任務最終落到了曾任軍職的安卡斯特姆(Jacob Johan Anckarström)身上。這個刺客大概是位深受法國大革命影響的激進革命分子,所以自願當殺手。

行刺的那天,古斯塔夫曾收到其衛隊長的信,警告可能會有人要暗殺他,他卻不甚在意,因為這類警告以前也接到多次,結果都平安無事。所以他照常出席在皇家歌劇院舉行的假面舞會。舞會中凶手從他背後開了兩槍,他的傷勢嚴重加上感染,終於去世。古斯塔夫國王普受愛戴,死後受到許多民眾悼念。

有趣的是,古斯塔夫六年前曾微服造訪著名的算命女子烏特里卡(Utrica Artvidsson),她曾預言國王會遇刺,但他一笑置之。

這樣一位負盛名的國君遇刺而死,自然是戲劇的好材料。法國的劇作家斯奎貝(Eugene Scribe)就採用這個弒君的歷史大事,加油添醋,又穿插了愛情主題,寫成劇本《古斯塔夫三世》,之後還被奧波(Daniel Aube)譜成同名的歌劇,相當賣座。

斯奎貝的歷史劇常比中國的電視上所謂的歷史劇還不合史實。劇中的古斯塔夫愛上了他最忠實的廷臣兼好友的妻子。好友發現這個不倫之戀後,參加了反國王的陰謀集團,並由抽籤被選中為行刺國王的凶手,在假面舞會中刺殺了國王。

大師威爾第恰巧在為他和拿波里歌劇院的合同煩惱。威爾第是個莎翁迷,一直想把《李爾王》編成歌劇,卻遲遲沒有完工。眼看交卷日子在即,他只得跟他的劇作家叟馬(Antonio Somma, 1809-64)求救,央他儘快編部歌劇急就章。後者提議用斯奎貝的劇本,威爾第雖然不喜斯奎貝,但為時間所迫,也就答應了。好不容易在四個月內及時完成譜曲,送上當局檢查(當時拿坡里屬「雙西西里王國」),不料卻被斷然拒絕了。弑君的題材豈可隨便搬上舞台?何況1856年曾有人謀刺國王斐迪南二世,如果有人看了又起這個念頭咋辦?

威爾第莫可奈何,只得刪改戲劇的人物和背景。好在他的歌劇《弄臣》曾遇過類似麻煩,但是經他把《弄臣》從法國搬到義大利,把國王法蘭西斯一世變成公爵後,就通過檢查。此劇他想略略改動就該沒問題。但他沒想到這次的檢查卻嚴厲得多。當局作出下列要求:一、男主角改為平民紳士;二、男主角的摯友的妻子改為妹妹;三、時代提早到相信女巫的時代;四、沒有舞會;五、行刺一幕不能在舞台上演出,須改為目擊者的陳述;六、刪除抽籤決定刺客一景……等等。更糟的是,劇院決定另外僱用劇作家重寫劇本。

威爾第氣得七竅生煙,撤回了歌劇,轉到羅馬另謀出路。羅馬(當時為教皇國)也有自己的審查部。他們表示,歌劇可以演出,但是弒君事件必須移到歐洲以外。威爾第不得已,只好把地點改到波士頓,而國王古斯塔夫改為總督里卡朵。終於在1859年在羅馬首演。實際上這個改動有點不合情理,因為美國獨立前的人民多為清教徒,而清教徒是不會舉辦假面舞會的。好在觀眾不在乎這點,這個版本因而持續了一百多年,直到二十世紀末才恢復到本來面目。

歌劇故事大致依照斯奎貝的劇本。劇始時,古斯塔夫在檢視將舉行的假面舞會的客人名單。看到他私心傾慕的對象——阿美莉亞也在其中時,心裡不免悸動。此時阿美莉亞的丈夫,也是他最忠誠的大臣和朋友,安卡斯特姆伯爵登場,警告有一群貴族陰謀害他,但他並不在意。他的小跟班來稟報,某名氣響亮的算命女子烏特里卡,因遭控施行巫術將被驅逐出境。古斯塔夫好奇,決定微服造訪這位女巫。

在女巫處,國王見阿美莉亞到來,就躲在暗處偷聽。阿美莉亞要求烏特立卡指導她如何才能忘記她愛上的國王,女巫說她須在深夜到絞架附近的荒野摘取一種藥草。阿美莉亞離開後,國王請女巫看他的手相,女巫說他會死在一個朋友手中,而凶手即為今天第一個跟他握手的人。此時安卡斯特姆進入,握住他的手。國王因而認為女巫胡扯,因為安卡斯特姆是他的摯友,也是他最信任的人。

阿美莉亞深夜抵達絞架荒野,國王已經在那兒等候,他們終於坦承對彼此的感情,此時安卡斯特姆趕來,報告國王處境危險,請他立刻逃離。阿美莉亞見到丈夫,立刻把面紗放下遮住臉。國王命安卡斯特姆護送此神祕女子回城,並叮囑不可揭開面紗。陰謀集團到來時發現國王已經離開,他們包圍了安卡斯特姆和女郎,要求女郎示出真面目。情況正危急時,阿美莉亞為了保護丈夫不受傷害,自動除下面紗。貴族們一看原來是安卡斯特姆的妻子,都極盡嘲笑諷刺能事。安卡斯特姆又羞又怒,誓言報復,並加入貴族的陰謀集團。他們抽籤選出刺客時,安卡斯特姆中籤。

阿美莉亞在假面舞會中找到國王,警告他有人將行刺。但國王拒絕離開,並告訴她為了避免他們將來會發展到越軌行為,他已經下令派遣她和丈夫到國外就職。安卡斯特姆打聽到國王的面具和衣服後,重傷了國王。國王臨死前告訴安卡斯特姆,他的妻子是清白的,並寬恕了他的罪。

這齣歌劇是威爾第作品中比較複雜的一部。它的主題不止是一般歌劇的愛情,而是禁忌之愛和犧牲,此外還包括了政治陰謀,命運之力,和悲劇的必然性。威爾第的天才以其錯綜複雜的旋律和美妙的詠嘆調,無縫地融合了戲劇的發展和音樂的表達。

在中國古代,統治者強搶民妻的故事不少,丈夫也只有忍氣吞聲,除了少數幸運者如韓翃、崔郊,能重獲嬌妻之外,最多能做到的也只是以夫妻雙雙殉情為無聲的抗議,如戰國宋康王時的韓馮和息氏。只有極少數因丈夫也位高權重,忍不下綠帽之辱而弒君(如春秋時代齊國的崔杼弒齊莊公,和齊國的閻職弒齊㦤公)。西方的政治婚姻中,王與后間少有愛情,國王有情婦被社會容忍,而且被視為正常,法國尤甚。這些情婦大都有丈夫,不過這些丈夫因得到豐厚補償,並不在意,有的還是國王為情婦特地找來做名義丈夫的(當然他們都不得和妻子親近)。可是古斯塔夫與眾不同,他和丹麥公主的婚姻雖不美滿(不過仍育有一子),但卻從未有緋聞。劇中的他和大臣之妻戀愛之事純屬子虛烏有,他的被刺純粹是基於政治因素。

這個歌劇名為《假面舞會》可能另有深意。其實面具並不是在舞會中才戴上,從開始就見到幾乎人人都戴著假面。陰謀想行刺君王的大臣假裝忠心,古斯塔夫和阿美莉亞都隱藏自己的愛情,國王微服出遊不也是等於戴著面具?唯一真誠的安卡斯特姆最後也戴上了偽裝的面具。政治中人,爾虞我詐,陰謀詭計,卻華冠麗服作優雅狀,政治舞台不就像個永不結束的假面舞會嗎?

(寄自伊利諾州)

古斯塔夫三世的1772年畫像。Alexander Ruslin (1718-93...
古斯塔夫三世的1772年畫像。Alexander Ruslin (1718-93) 畫作。(圖/薛維提供)
古斯塔夫三世被刺時所著服裝。(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
古斯塔夫三世被刺時所著服裝。(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

歌劇 瑞典 皇家

上一則

身體物語

下一則

華裔杜爾淇紀錄片拍家族三代 聖地牙哥亞洲電影節獲獎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