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運動員vs.書呆子 大學畢業後誰能先拿到更高年薪?

科技股領漲 3大股指同創新高 道指首登4萬5000點

聆聽天啟

中國古琴家李祥霆。(圖∕何杰提供)
中國古琴家李祥霆。(圖∕何杰提供)

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是帶著使命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意識這一點,或者能履行自己的使命。

我向來認為,無論是上帝、或者其他造物主,或者更為神祕的締造者,他們創造出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一定都賦予其獨特的價值和意義。他們讓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絕不只是為了吃苦受難,過平庸枯燥的生活,最後在碌碌無為中凋零、消亡,然後灰飛煙滅,萬劫不復。因為那樣的話,不僅我們自身生命存在沒有意義,就連造物主也顯得有點無聊。

想一想,我們每個生命來在這世上,都要占據空間,消耗能量,引發人與宇宙萬物的牽連,如果這一切,最後都煙消雲散,無果而終,歸於寂滅,這不符合宇宙的法則。

可是,為什麼又有那麼多人終其一生都沒有能夠從平凡、庸常、無為的生活中走出來,找到屬於自己的使命,並且努力奮鬥,最終達成目標,成就種種願景呢?

因為多數人都被日常的感官享樂吸引、被物質生活的困窘壓抑,被精神蒼白的貧瘠延誤,被身邊親人熟人的短見所影響而給自己的生命自我設限,以至於聽不見或聽不清來自宇宙深處那喚醒生命的聲音。這種喚醒,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來自命運的召喚,來自神的啟悟。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有一次天啟、開悟的時刻,有時候可能是體現為特殊機緣降臨,讓自己的認知突然打開,視線一下子從突破原來的生活圈,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有時候是體現為對藝術和美的的驟然覺醒,從一段音樂、一部電影、或者一幅畫中,意識到其中動人心魄的美;還有的,是對自己人生使命的覺悟,從此開始把自己微小的生命和關涉人類整體命運相關的事業相連接,如此種種。

每個人的一生中,一定會有這樣一次或幾次的被召喚,遺憾的是,只有極少的人,能夠傾聽到這樣的呼喚,能夠被這樣偉大的命運敲門聲喚醒,然後清晰地理解這命運之聲的含義,接獲這聲音中神祕的力量,將其轉化為驅動自己人生向上的動力。

這來自上天的啟迪,帶著光明、欣悅、甚至狂喜,降臨我們的生命。誰能真正聽見和擁抱呢?

看過一個訪談節目,是獲得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的高行健先生,在香港一所大學發表一個講座,提到的他少年時代的故事,讓我非常感動。

他講到自己上高中的時候,各科成績都很好,但當時自己並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只是隨著學校安排,準備參加高考。當時大家為了準備高考,把歷年的數學競賽題拿來做,用來訓練考試的能力。有一次,他遇到了一個看似非常簡單的立體幾何題目,他用了一節課的時間都沒算出來,第二節課,繼續算,還是沒算出來,到了第三節課的時候,他突然覺得,他陷入了迷茫。

當時正是五月,窗外楊花盛開,一串楊花忽然飄零下來,掉在他的課桌上,他記得當年的課桌是原來教會學校的,桌面是個斜面,楊花掉落在桌面上,停不住,就順著桌面翻滾,滾落在他正做數學演算的那張紙上,楊花沿著紙面繼續翻滾。

那一刻,他抬頭看見外面和煦明媚的春光,頓時心中湧起一陣傷感:暮春的景色那麼美,自己一張紙一個鉛筆,反反覆覆地計算,卻找不到答案,如果一生就這樣過下去,這該是多麼枯燥的人生!那生活有什麼意義呢?他突然意識到,這不應該是我未來的生活。

於是他就和另外兩個和他一起解題的同學說,我不做了!我再也不跟你們在一起做這個了。從此他開始轉向自己喜歡的繪畫和文學。堅持大量閱讀文學作品,堅持畫畫。儘管母親很不支持他畫畫,但是他也決不放棄自己的愛好。

從此他在這條路上走了四十多年,寫出了《車站》、《靈山》、《一個人的聖經》等偉大的文學作品,於2000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入籍法國,成為法蘭西文學院院士,獲得法國總統頒發的法蘭西騎士勳章,成為蜚聲世界的偉大文學家。

至今他的小說、戲劇、繪畫作品,在全世界出版、發行、演出,展出,他創造的藝術,滋養著全人類的精神。堪稱面向全人類綻放、閃耀著的中華文明光華的一朵奇葩。

無獨有偶,我的老師——享譽中外的古琴演奏家李祥霆先生,在他的生命歷程,也經歷過這樣一次喚醒與激發。那神祕的時刻,和天啟如出一轍。

李祥霆先生現在是中央音樂學院的古琴教授。是當代中國古琴的北派代表人物。他曾經參與古琴形制的改革,參加過為古琴譜寫時代新作,曾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訪問,和歐洲、南美洲、非洲的藝術家共同合作,用古琴、鋼琴、非洲鼓、長笛做即興音樂演奏。那些作品,充滿綺麗的想像,將中國古琴曼妙的音色融入在東西方音樂之間,創作了妙不可言的天籟。

在中央音樂學院執教的數十年間,他帶出的弟子遍及海內外。他自己也為多部影視劇做古琴音樂的配曲演奏。

李先生出生在遼寧鞍山的一座小城市。他的家中並沒有學習音樂的先輩。他父親在小縣城開中醫診所。李先生十多歲上初中的時候,有一天,他偶然地從收音機裡面聽見了一個介紹中國古琴的節目,其中播放了著名古琴演奏家查阜西先生演奏的琴曲。

就是這一支曲子,瞬間像一道閃電,穿透了他的生命,像一道陽光照亮了他心中音樂的種子,從此改變了他的人生。

那天之後,古琴神妙音色和旋律,就一直縈繞在他的心懷,揮之不去。孔子說,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誇讚優美的音樂,餘音繞梁三日不絕,這似乎都不足以表達他聽過古琴後的感受。

從此以後,他便像中了魔怔一樣,到處尋找打探有關中國古琴的知識、資訊。他先跑到學校圖書室,沒有找到,然後跑到縣圖書館裡,找尋有關中國古琴的報刊、文章與書籍。貪婪地閱讀、摘抄,將書上描繪的古琴的式樣和尺寸抄下來。

回到家中,他要給自己做一床古琴。可是左尋右找,找不到合適的木頭。他居然趁著父親不在家的日子,將懸掛在父親診所門頭的匾牌給取下來,照著書上的樣,自己動手,做出了一個有模有樣的古琴,然後呢,找到幾根釣魚的尼龍線,做成古琴的琴弦,用圖釘在琴上裝上品位,然後自己照著書上的介紹,噔噔咚咚地彈起來。

為這事兒,他差點挨了父親一頓揍。但父親看到他如此癡迷,也就放他一馬。從此,他每天從學校一回家,扔下書包就開始鑽研他的古琴。又從圖書館找到一些古琴的琴譜。一點一點地自己摸索。小縣城裡沒有同好可以交流,遇到看不懂的地方,他很無助。

最後,他終於鼓起勇氣,給中國音樂學院的查阜西先生寫了一封信,訴說了自己如何被古琴打動,熱愛古琴的心路,以及學琴中的困難與疑惑。

遠在北京的查先生,完全沒有想到在偏遠的東北小縣城裡,居然有一個如此熱愛古琴的少年,他非常欣喜地回了信,讓少年暑假期間來北京來找他。

李祥霆先生收到查先生的信,欣喜萬分。向父親要了路費,暑假開始後,獨自一人坐火車到了北京。查先生居然到火車站去接到他,還把他接到了自己家裡。考問了他一些相關的古琴知識後,發現他已經入門了,查先生是愛才之人,要知道在上個世紀五○年代,古琴這種傳統士大夫樂器,是完全受到排斥的,沒有年輕人願意學習,遇到這麼一個可造之才,查先生自然也是十分愛惜,就讓他住在自己家裡,每天傳授琴藝,糾正他基本的指法,學習新的曲子。

離別的時候,查先生告訴他,學好古琴,除了掌握高超的技法之外,還需要深厚的傳統文化功底,才能更好的理解音樂,演奏好音樂。如果他想要成為一個一流的古琴演奏家的話,他應該考到北京的中央音樂學院來學習。

於是師徒相約中央音樂學院見!

功夫不負苦心人。李祥霆先生得到查先生的親自指點後,不僅琴藝長足進展,回到家中,更是刻苦學習,後來居然如願考入了中央音樂學院,跟著查先生繼續深造,學習古琴,最終成就了一代古琴大家。

這兩位先生的故事,引發我很多思考,有多少人能夠在一生中恰好把握住來自天堂、神諭一樣的命運啟悟?

如果沒有那一枝五月的楊花,從窗外墜落到高行健先生演算數學題的課桌上,如果沒有那次偶然的收音機波段調諧正好旋鈕在播放古琴節目的廣播電台頻段上,這兩位先生,他們的人生還會是現在這樣輝煌壯麗,達到光輝的頂點嗎?

很可能,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另外一條路徑,另外一種結局。

儘管憑著他們的聰明和才智,可能也會過得不錯,或者在另外的領域取得相應的成就,但他們能否如現在這樣,成為文學大家和古琴名家,恐怕真要另當別論了。

我們每個人都是帶著使命來到這個世界上的。

但直到那一道像天堂的光芒,照臨我們生命的時刻到來之前,沒人知道自己的使命到底是什麼。遺憾痛心的是,我們絕大多數人,即使被那一道光芒照臨,也難以意識到它對我們生命是何意義。

現實中,很多人喜歡找人算命。真真假假的算命,算禍福吉凶,升遷沉浮,賺錢蝕財,婚姻子女……,但算命永遠算不出一個人的天命。

天命的覺醒,一定是來自於像兩位先生所遭遇的這種神祕的啟發,這啟發就像禪宗裡面的機鋒觸發,而獲得頓悟,從此明心見性。

可惜的是,我們很多人即使遇到這樣的機鋒觸發,也很難有這樣的慧心和靈機,捕捉到,進而接受啟迪,繼而衝破周邊一切環境的約束和束縛,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誤解、磨難、挫折、厄運,堅定不移地朝著命運指引的方向一直走下去。

很多人把貝多芬《命運交響樂》第一樂章中樂曲一開始出現的強有力的四個音,稱之為貝多芬的「命運」敲門聲,我們每個人一生中,都會聽到過這神祕的敲門聲,但卻少有人警醒,敏捷地打開門,擁抱自己的命運。

命運之神祕,豈不痛哉惜哉!(寄自北京)

本文作者何杰與古琴家李祥霆(左)合影。(圖∕何杰提供)
本文作者何杰與古琴家李祥霆(左)合影。(圖∕何杰提供)
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圖∕何杰提供)
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圖∕何杰提供)

諾貝爾 高考 圖書館

上一則

妊娠紋

下一則

捕鼠記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