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川普將禁出生公民權 康州檢察長湯偉麟:我第一個提告

4種可改善腸道健康食物 這個排名第一

新聞博物館的殉職牆

以巴戰爭開戰後,很快就有記者殉職。看到亡者的影像,不禁想起華府新聞博物館(NEWSEUM)內,百年來殉業的記者照片牆,以及旁邊千瘡百孔的採訪車等殘留物件。該館因經營不善,已於二○○九年關閉,館內犧牲者的形象只能追憶了。

二○一四年,到華府探望孩子,第一個參觀的就是新聞博物館。華府眾多博物館因為有公共資金史密森尼協會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的挹注,最被津津樂道,是參觀都是免費的。

這個機構是美國歷史的一則傳奇。一八二八年,一位富有的英國科學家詹姆斯史密斯(James Smithson)逝世時,從未到過美國的他,將畢生約五十萬美元財富,遺言捐給華府建立「一個提升與普及知識的機構」。這個願望在一八四六年實現。

一百七十多年以來,民間捐贈和政府補助,使該機構共擁有十九座博物館、九個研究中心、一座動物園,收藏品達到一億三千七百多萬件。它們大多分布在國會山莊附近,是華府重要的歷史和文化景點。但新聞博物館不隸屬該協會,是私人組織運營,相對沒有豐厚的資源,必須收門票,那時的門票是二十五美元,可參觀兩天。

新聞博物館特意在大樓外牆,鐫刻著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所賦予的五項自由:「宗教信仰自由、言論自由、新聞自由、集會自由、請願自由」。這也是美國最引以為傲的基本人權,並且將這些理念,不遺餘力推廣到全世界。同時,該館標榜透過教育、信息、娛樂等各種方式,讓人們擁護這些自由,它有十五個展覽廳和十五間劇院傳播新聞的理想。

博物館有一面牆,貼著世界各國或城市的重要報紙,包括美國的世界日報和台灣若干報紙。同樣,在「九一一事件」的展覽廳,也有一面牆,框內貼滿全球各種語言媒體對於這個舉世震驚新聞的報導。在它們一旁豎立,也是在該廳正中央,那個鏽跡斑斑又扭曲變形的天線,它曾是世貿雙塔北塔天線最頂端的一部分。館方特別提醒:「 當時新聞記者所報導恐襲過程的資料,可能過於激烈,兒童及部分參觀者不宜觀看。」其意指慘不忍睹,可能有些人會受不了,無法直視接受。

殘留天線旁,是九一一當天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採訪的記者威廉必格特(William Biggart)的遺物:相機及衣物。它們上面的灰塵及鮮血,已成為歷史的一部份,見證的是世上意識形態和宗教及種族衝突的人道悲劇,相互抵制和鬥爭,至今未止:生靈塗炭不見天日,甚至越來越加劇。最近的俄烏戰爭及以巴戰火就在眼前。

新聞博物館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它有一個兩層樓高的記者紀念樓層,長而高的牆面,該館稱密集了百年來因公殉職的新聞工作者照片(見圖),上千位不相識的名字、臉孔、事蹟,密密麻麻躍入參觀者的眼中,這裡也像是一個紀念靈堂。當時收集到二○一三年,從那年到現在,世界戰事不止,不知如今又增添了多少殉難的新聞記者亡魂?

比如見到一位在黎巴嫩南部,受到路邊炸彈襲擊身亡的二十三歲女記者;二十九歲在玻利維亞採訪時,死於車禍的女記者等等,都是為了追求新聞奮不顧身。

也有的記者以身「殉道」,死於「良心」。印象至深有一個例子,一九九三年時,南非記者凱文卡特(Kevin Carter),在蘇丹拍了一張照片「等食」(Wanting a meal)。鏡頭中,一隻禿鷹正撲向一個骨瘦如柴的小女孩,次年,這張照片得到普立茲獎。沒有多久,卡特因內疚而自殺身亡,自責在按下快門的同時,小女孩成為禿鷹的嘴中物。三十四歲的卡特認為自己為了新聞,沒有去救小女孩。他為救贖,走向死亡。

新聞博物館內,特設一間互動新聞室,參觀者可以透過電腦,選擇各種各樣挑戰新聞記者職業道德極限的測驗。像上述的例子,它問你會是新聞至上或先救小女孩?

在展覽廳見到記者採訪時遇到恐襲,採訪車上全是彈孔,真正感受到什麼是槍林彈雨,出生入死的場景是多麼的震撼和恐怖。

今秋,到華府參觀必須申請才能入內的全國公共電台總部,在該台的陳列櫃內,見到一位殉職記者留下的相機。穿過玻璃,那留有使用者生前的汗漬、血斑、指紋的臨場感,和隔著屛幕見到犧牲者留下的背包、眼鏡、衣物、相機,當下的情感衝擊要強烈得多。

雖然知道現今距離和平仍然遙遠,殉難牆上那一張張燦爛的笑容就此停格,悲情一直化解不開。深盼和平能在有心人的努力下,早露曙光和生機。

博物館 華府 九一一

上一則

活著就是幸福

下一則

華裔律師鐘宜珍首部小說「山東的女兒」改編家族史 獲紐時推薦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