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人人都有買房夢...巴菲特示警 富人也得留意1事

CNN:調查人員找到證據 蓋茨花數萬元買春、買毒品

我的印度經驗

印度是文明古國,由於我對歷史的偏好,一直希望有機會訪問該地。一九九七年夢想成真,老闆要我陪他到加爾各答(Calcutta,後改名為Kolkata),與「英美菸草公司」印度分部商討合作事宜。加爾各達是昔日「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所在地,名聞世界的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就在此地濟貧,直到我們訪問那年才過世。

由於老闆親臨,英美菸草安排我們住在公司的招待所。晚間六點半,公司在招待所辦酒會歡迎我們,酒類多不勝舉,連我在美國時喜愛的啤酒Stroh都有,只是它的酒精含量比美國的Stroh多兩倍。

八點多離開招待所,我以為是去餐館,但卻是到另外一家俱樂部,喝到每個人都八分醉,十點過後才到餐館,看來印度人深受英國文化的影響。用餐時只點飯菜,不再喝酒。飯後服務生拿出裝有香料的盤子,上有薄荷、丁香及檳榔,讓我們選擇,這些香料是印度人飯後的最愛。

任何大城市總有幾條街是路攤,唯加爾各答的路攤牆上釘有木架,木架上坐著另外一個賣不同物品的販者,這是我平生首見的「雙層路攤」。加爾各達是個工業城,黃昏經過市區,看到黑壓壓一片人牛爭路,下班的人衣衫襤褸,景象恍若「人間煉獄」。

孟買(Mumbai)又稱Bombay,人口一千九百萬,是印度第一大城,也是世界第四大都會。孟買與德里就如中國上海與北京的關係,一個是商業、金融的中心,一個是政府、行政的所在。以多產而聞名世界的「寶萊塢電影城」(Bollywood)就在孟買。

印度號稱是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因為民主,所以行事緩慢,不像中國政府令出必行。二十一世紀初我到孟買,已感覺到印度的經濟正在起飛,孟買的地產相當搶手,辦公室的租金異常昂貴,可與莫斯科一爭高下。那麼,這經濟發展的原動力從何而來?答案是「來自世界經濟的火車頭--美國」。又問何種美國行業?答案是「業務外包」(Outsourcing)及電腦軟件的發展。

印度曾受英國的統治,英文程度比中國人好,所以能接到許多業務外包的生意。印度白領在家花點時間,即可獲得高收入,何樂而不為?當年尼赫魯總理花巨資發展大學教育培育人才,難怪乎微軟的比爾蓋茲(Bill Gates)選定印度南部的邦伽若(Bangalore)為他的亞洲軟件發展中心。

一個不缺乏人才的民主大國,發展不必用原料製造、不汙染的服務業,難怪乎扎卡瑞亞(Fareed Zakaria)在「後美國世界」(The Post-American World)一書中,嘶聲力竭地聲稱:「印度將成為後美國世界不可忽視的國家,情勢可能比中國更好。」

唯一讓我質疑的是印度的「種姓制度」:僧侶、貴族、平民、奴隷等四種階級,如果這根深蒂固的制度不能打破,則套用「共產黨宣言」:「階級鬥爭將永遠存在,貧富不均將永遠存在。」一個不合理的社會,如何能成為他國的典範?

印度商人比較機巧,導遊自嘲地說了一個笑話:「如果你看到一位熟睡的商人與一條正要咬他的蛇,你一定不要打死那條蛇,因為醒來的商人會說那條蛇是他的玩物,你必須賠償。」

孟買最值得遊覽的地方,是為了歡迎英國女王到來而建蓋的「印度之門」(Gateway of India)、市區的「鐘樓」(The Rajabai Cloak Tower)及「維多利亞火車站」(Victoria Terminus)。在印度之門附近的Taj Mahal Palace&Tower,學英國人喝一杯下午茶,晚間吃丹都理螃蟹(Tandoori Crab),就是到了今天,我還不能忘卻其滋味。

第一次訪問德里時,印度朋友告訴我,一定要抽空到北部「金三角」旅遊。他誇張地說:「某年有一位美國總統訪問印度,問印度總理是否值得參觀泰姬陵(Taj Mahal)? 總理說:『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參觀過泰姬陵的人,一種是未參觀泰姬陵的人。』那位美國總統打趣地說:『那麼明天我將要變成另外一種人了。』」

為了圓此夢,二○○九年聖誕節,我帶著全家人參加印度金三角--德里、阿格拉(Agra)、甲浦(Jaipur)的昂貴之旅。旅行社為我們安排德里的住所,是昔日美輪美奐的皇宮,環境優雅,但進入皇宮之前的道路卻住滿露宿的遊民,我親眼看到一位母親當街用舊鋁罐煮東西餵小孩。一牆之隔,竟是一副「朱門酒肉臭,路有餓死殍」的浮世畫。

德里是印度的首府,世界第六大城。導遊帶我們拜訪為烈士所建的「印度大門」(India Gate)及「聖雄甘地火化紀念公園」(Raj Ghat),再去參觀有名的「紅堡」(Red Fort)。從新德里到紅堡,必須經過舊德里,其街道的擁擠令人咋舌!如果有人問我對舊德里的印象如何?我的回答是:「人!人!人!」世界十大超大城市,印度占有三個:孟買第四,德里第六,加爾各達第八。中國的最大城上海屈居第七。

庫達麥諾(Qutab Minor)是十三世紀初穆斯林建蓋的。這兒有印度最高的石塔,紅色大理石的塔柱,美輪美奐的雕刻,壯麗宏偉的塔形,讓人目不暇給而感嘆其鬼斧神工。我們曾到製作石雕的專門店參觀,才知道印度的石雕是將美玉鑲嵌入大理石,而不是將寶石切塊黏在大理石上面。

外國人到印度旅遊,一定要有當地人帶領以策安全。那年我們舉家在新德里的Connaught Street大街上漫步,說時遲,那時快,有三位中年婦人來到我們身邊,一位故意彎腰撿石頭,擋住了我的去路,一位用手伸進我的背包摸索,幸好我將錢包及護照放在褲帶,未遭毒手。女兒們眼快,大叫:「有人搶劫!」那些婦人才匆匆離開。印度是一個文明古國,理應有許多遊客,但是治安如此,遊客一定會裹足不前。

阿格拉因為有泰姬陵,而成為「愛情之城」,原來印度最後王朝莫臥兒王國(Mughal Empire)皇帝夏甲漢(Shah Jahan),為了紀念愛姬穆塔緻瑪哈(Mumtaz Mahal),用了兩萬工人巧匠,從一六三一年起,花了二十二年,蓋了一個舉世無雙的白色大理石陵墓。夏甲漢的目的,是要讓世人知道他對這位愛姬的懷念。

諷刺的是,當世人為這位帝王的深情而感動時,他的第二個兒子鰲然賊本(Aurangzeb)竟無動於衷地發動政變,將這位情聖父親軟禁,讓他每天從被拘禁的城堡窗口遙望遠方的泰姬陵,直到老死。

我們一路印北金三角的遊覽,看到的都是莫臥兒王朝遺留下來的宮殿與城堡,其中最有意思的是「騎大象上琥珀城堡」。琥珀城堡是建築在叢山峻嶺上的城池,從城牆的窗戶望去,可看到建蓋在遠山的城牆,感覺好像在八達嶺眺望萬里長城一般。

琥珀城堡建於一五五八年,因為曾是皇宮,牆壁、密室都是用精工細雕的大理石鑲上寶石建成。有一個展示廳的牆壁用玻璃及寶石鑲成,更是美輪美奐。宮中設有水道,盛夏時可以帶走暑氣,這一切的一切標示著當年帝王生活的豪奢。遊完琥珀城堡,因為早起勞累,全家人不想徒步,搭了一部車子下山。下山後,導遊帶著我們在Jal Mahal(又稱Water Palace)小停,又帶我們去一家展示印度人「包頭博物館」附近吃午飯;飯後到甲浦市區的City Palace參觀,這些活動大約折騰了五個小時。

說來好笑,我在世界最大的穆斯林國度印尼,參觀了世界最大的佛塔婆羅浮屠;在世界著名的佛國柬埔寨,參觀了世界最大的印度教廟宇吳哥窟;如今又在世界最大的印度教國度,參觀世界上最美麗的穆斯林宮殿。

令人難以理解的是,每天打開報紙,看到中東的緊張局勢,常問:「為什麼穆斯林人不能與猶太人和平共存?」 記得有一位學識淵博的印度人告訴我:「印度教不能算是一個宗教,視它為一種哲學,也許比較恰當。」我想印度教的教義似乎有點像中國的孔教,比較重視哲理與思想,不像其他宗教重視嚴謹的教規與儀式。會不會因此,印度教與儒教較能容忍其他宗教而與之和平共處。

印度 大都會 租金

上一則

活著就是幸福

下一則

華裔律師鐘宜珍首部小說「山東的女兒」改編家族史 獲紐時推薦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