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TikTok恐被禁 大批美國用戶轉往小紅書

颶風級焚風將來襲3天 洛杉磯野火恐再爆發

黃河路的記憶

電視劇「繁花」火熱播出,千家萬戶關注螢屏,人們觀後又津津樂道上世紀末,在上海黃河路上湧現一幫綻放自我的人物,展現一派燈火璀璨的市景,演繹一堆令人讚嘆的故事,於我而言,還勾起了對黃河路的遐遠記憶。

印象裡的黃河路既不是車水馬龍的大道,也不是燈紅酒綠的鬧市,只曉得它的南面起自熱鬧繁華的商業街南京路,與享有「遠東第一影院」盛名的大光明電影院相近,東邊靠著中外聞名、上海人叫它「二十四層樓」的國際飯店。後來翻閱資料才知道黃河路建於光緒十三年(一八八七年),初名東台路,光緒三十年(一九○四年),作為英租界改稱派克路,一九四三年民國收回租界更名黃河路,它全長只有七百多米。

從少年時代起,暇時去逛南京路,偶爾也會彎到黃河路,多少年過去了,還特別記得那裡的一家商店、一家餐館和一座劇場。

上中學時,因為喜歡工藝美術,所以常常到南京路口黃河路十一號的上海工藝美術品商店去看看,憑著省下的零用錢,買點價錢便宜的心儀小玩意。一枝做工考究的毫管,伴我習書多年;一幅構思巧妙的剪紙,又簡樸,又好看,啟發靈感;一套劉關張泥塑迷你臉譜,色彩斑斕,造型凸顯桃園三結義的人物個性;一組玻璃雞雛小擺件,細巧玲瓏,晶瑩剔透;那個以優良毛竹為材料的竹刻筆筒,利用竹皮、竹肌色澤不同而雕鏤出有的稀疏淺淡有的茂密濃重的畫面,一直置於案几,似乎還在散發一縷淡雅的氣息。

六○年代初,我走上工作崗位,有了薪水,因應「兒之生日,母之難日」以及兒輩在生日那天吃素,叫做「保娘素」或是「報娘素」的說法,每逢生日,就跑到黃河路上二十一號的功德林素菜館去吃素麺。

這家素菜館歷史長、牌子老,聞名遐邇,店招「功德林」由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所書,三字楷體端莊雄健,店堂裝飾古樸典雅,滿屋洋溢著醇和的炊香。素菜五花八門,名目繁多,那一盆盆以豆腐衣為食材的素雞、素鴨、素魚、素火腿,還有師傅把香菇像削蘋果皮那樣一圈連一圈剪成長條,再切成段做成的炒鱔糊,又用南瓜胡蘿蔔做成的炒蟹粉,都是精工細作,以素仿葷,形態逼真,令人垂涎。不過,我想既然是吃素,那就不去和雞鴨魚肉沾邊,這樣更加名副其實,所以我總是點那款膾炙人口的「五香烤麩麺」。

黃河路上三十五號的長江劇場建於上世紀二○年代,出自聲名斐然的匈牙利設計師鄔達克之手,當時叫做卡爾登大戲院,由於上演了一系列重要的話劇,所以被譽為中國話劇大本營。五○年代初,卡爾登大戲院改名為長江劇場,此後,我曾在那裡看過上影演員劇團、上海青年話劇團的精采演出。

劇場設施豪華,也同少數幾家電影院和大飯店一樣,具備綜合性的娛樂場所。其中桌球廳上海人叫做「彈子房」,打桌球叫做「打落袋」,玩一場費用不菲,稱得上既是成年人更是有錢人的遊戲,我等青少年學生雖然心裡手上癢癢,但只能屬於閒人莫入之輩。

另外,長江劇場也有京劇、昆劇、越劇、評彈等不少名家演出。而在文革期間,沒有什麼戲劇可演,就放映「地道戰」、「地雷戰」、「南征北戰」一類電影,經常組織學生集體觀看。

劇場經歷了七十年的運營,由於建築陳舊,到了九○年代停止演出,不久被拆除,一幢現代大樓拔地而起。

五、六十年前黃河路的記憶已經翻篇,三、四十年前黃河路的輝煌續寫新篇,兩者不可同日而語。改革開放以後的九○年代,黃河路美食街肇興,那裡餐館林立,煙火興旺,有眾多適應時代發展需要勇於開拓創新的「弄潮兒」來聚會,有各地衣著富足囊中有餘的吃貨去嘗鮮,我也有幸應友人之邀去當了兩回座上客。

黃河路作為時代發展社會進步的一個縮影,從一個側面展現了上海乃至全國繁榮發達改天換地的氣象,這也給我刻錄了對它煥然一新的記憶。

電影院 烤麩 京劇

上一則

活著就是幸福

下一則

華裔律師鐘宜珍首部小說「山東的女兒」改編家族史 獲紐時推薦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