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當眾吃掉一根620萬香蕉 富豪孫宇晨:比別的好吃

用鋁箔紙包裹剩菜放冰箱?專家揭健康風險

從前練過攤

其實那時的小鎮菜市場已經有了自然分區,小廣場這一塊主要是賣新鮮蔬菜,電影院兩側的小巷子則擺滿了其他的攤位。左側以日用百貨小地攤為主,有賣鍋碗瓢盆的,有賣竹籃竹筐的,有賣大眾服裝的。這些貨品大多來自以雞毛換糖起家的義烏小商品市場,主打的就是「便宜」兩個字,客源相當穩定。

右側的小巷子是我最愛逛的,因為那裡都是賣吃的,燒餅、油條、油餜、芝麻球等等。那賣水果的,平板車就是他的攤位,紅豔豔的大蘋果,真是讓我饞得慌;那賣河鮮的,大咧咧地把一張尼龍布墊在三輪車後箱,灌上水放進魚,就是一個簡易的水產攤位了,他賣的多是青魚、鰱魚、包頭魚之類,不知道是收購而來還是他自己捕撈的;那賣家禽的,會在自行車後座掛兩個筐,裡面是活雞活鴨,偶爾也會有鴿子或鵪鶉;賣冰棒的老奶奶則沒有固定場所,她那裝著各色冰棒的保冷箱有時出現在巷口,有時又在電影院廊簷下;巷尾還有一個茶水攤,一隻茶壺幾個茶杯,生意就開張了……。

小學畢業典禮那天,好朋友請我吃了一支赤豆冰棒,我也想回請她一次,又不好意思向手頭拮据的父母要錢,就想自己去賺點零花錢。怎麼賺錢呢?我想到了電影院門口熙來攘往的菜市場,想到了家裡生機勃勃的小菜園,其他蔬菜動不得,但是父母允許我和妹妹摘紅薯莖去賣。

這紅薯莖,就是紅薯藤上帶葉子的那一部分,是夏日家裡常吃的蔬菜。燒菜前把葉子去掉,講究一些的還會把外皮扒掉,然後切成小段,用青紅椒和蒜片炒,爽口又開胃。

夏天的傍晚,正是蚊子最猖獗的時候,我和妹妹忍著蚊蟲叮咬,去菜園裡摘來一大籃紅薯莖,回家用繩子紮成幾十把。第二天一早的頭班城鄉公車還沒出發,我和妹妹便已走在了去菜市場的路上。我們到得早,一連幾天都搶到了擺攤的好位置,就在電影院的台階下。我們在台階上坐定,還來不及把菜從籃子裡拿出來,便有人上來詢問了:「小姑娘,你的菜怎麼賣啊?」

一毛錢一把的紅薯莖很暢銷,邊上賣芋艿、賣青菜、賣胡蘿蔔的,都很羡慕我們的出貨速度。我和妹妹手裡有了點零碎鈔票,便覺得自己是有錢人了,就開始盤算起怎麼花錢。我們否決了奢侈地看一場電影的念頭,只是晃晃悠悠地把菜市場逛了個遍,然後去賣小吃的巷子裡犒勞自己。熱氣騰騰的豆腐包,軟軟糯糯的千層糕,海綿一樣的紅糖發糕……,我們每天換著花樣品嘗,真是心滿意足。

走出小巷便是小鎮西門,一路經過布店、郵局、百貨店、新華書店,要不了十分鐘便逛到了東門。該回家了,我們還是不坐公車,省下的車票錢正好再買一支冰棒吃。

紅薯莖好賣,但是經不起天天採摘,在等待菜園再次繁茂起來的日子,我們姊妹倆跟著小夥伴去洩洪以後的水庫裡摸螺螄,每次去都收穫頗豐。都說「清明螺,賽似鵝」,其實夏天的螺螄也相當肥美,並不會比春螺遜色多少。我最愛吃母親做的爆炒螺螄,火候正好,香辣入味,怎麼都吃不膩。

收穫的螺螄太多,我們便剪乾淨了螺螄尾巴,拿到菜市場去賣。誰知賣螺螄的很多,我們賣到中午都沒賣完,不得已,只好連賣帶送,把剩下的全倒給了一位專掃尾貨的老爺爺。我們就這樣在實踐中,領悟到了供求關係的重要性。

上了中學以後,因為學業緊張,我再也沒有去練過攤。後來小鎮也跟上了時代的腳步,在東門建起了上下兩層的農貿市場,樓下專賣雞鴨魚肉、蔬果雜糧之類,全是吃的,樓上則成了衣服百貨的天堂,都是用的。買家賣家都喜歡整潔乾淨的室內攤位,電影院門口的露天市場自然而然便消失了。

不久前回去探親,路過東門農貿市場,想起自己終於學會了做醬牛肉,便有意在父母面前露一手。走進市場去買食材,可能是近中午的緣故,市場裡冷冷清清的,逛了一圈,只見到一個牛肉攤位,還早早就收攤了。怏怏而出,瞥見右邊的巷子裡人來人往,很是熱鬧,走過去一瞧,裡面有地攤,也有小店,那賣菜的、賣小吃的、賣日用百貨的都聚在了一起。人不再是過去那些人,巷子也不再是過去那條巷子,熟悉的場景卻和過去一樣親切。

想起從前種種,我居然有點心動,想著自己是不是也可以來擺個地攤,把我那滿滿幾櫃的舊書處理掉。從頭到尾逛了一遍,眼見的卻多是柴米油鹽,竟沒有一個賣精神食糧的。罷了罷了,還是老老實實把書捐到圖書館去吧。(下)

電影院 書店 圖書館

上一則

卡夫卡辭世百年後親筆信拍賣 預估成交價11萬美元

下一則

「學習當個說故事的人」系列活動 24日南加登場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