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中國青失業率居高不下 碩士畢業當宿舍管理員、雜工

中共元帥葉劍英長女葉楚梅北京逝世 享年96歲

一把折疊紙扇

一面是畫家朱育禮的山水畫,一面是朱育禮的老師、江南著名畫師張懷瑾的題字。這把折疊紙扇(見圖),是朱育禮一九六三年送給姨丈,即我父親的禮物。

我母親老家是江蘇常熟虞山,她是三姊妹中最小的。朱育禮是我大姨媽的親家人,喜愛書畫,十九歲時師從張懷瑾習畫。一九六三年,他二十三歲。那一年,我母親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任編輯組長,父親在解放軍文藝社任副主編。

父親上世紀三○年代時,從上海商務印書館棄筆從戎,加入抗日行列,在近三十年轉戰南北的軍旅生活中,筆耕不綴,堅持創作文學作品。五○年代初,他辭去報社總編輯職務,潛心文學創作,到六○年代已經是知名作家。因為他來自上海,當時上海一些出版社出版了不少父親的作品,包括散文集、短篇小說集、長篇小說和詩集,所以父親在江南一代名氣更盛。

母親的老家常熟虞山是一座歷史名城,被稱為商代江南先祖的虞仲,即周文王的叔叔仲雍就葬在虞山上。三千多年來,虞山人才輩出,「南方夫子」言子、一代國君周章、戊戌變法的積極贊助者、同治皇帝的老師翁同龢,還有王石谷、官至吏部尚書的清代著名詩人錢牧齋及女才子「河東君」柳如是等,都是影響歷史或文學史的名人。

上世紀三○年代,我外公購下了翁同龢大宅的一部分,母親在此住了十年,直到到蘇州上大學。之後母親輟學入伍也投身抗日隊伍,雖然母親學的是數學,但自幼喜愛文學的她,後來卻成為軍旅記者。

一九四九年三月,我的父母親在北平結婚,同年初夏,母親隨軍南下時遇飛機轟炸,在躲避轟炸時流產。隔年的一九五○年,到達漢口再次懷孕的母親產期將近,為了讓妻子生產有人照料,父親派警衛員護送母親,從漢口回到常熟虞山老家生產。這是母親不辭而別離開家鄉五年後,第一次返鄉。

此時正值新舊政權剛剛交替,外婆和家人及親戚們見我母親回來,非常高興。當時,朱育禮才十歲,也為衣錦還鄉的小姨高興不已。不久,母親生下了第一個孩子,即我大哥。

外公買下有後花園的翁同龢宅子相當大,大姨夫家晚輩朱育禮自小常來玩耍。翁同龢宅院的書香氣也感染了他,朱育禮自幼便喜愛書畫,後拜師江南老畫師張懷瑾,並得本邑先賢黃公望、王石谷、吳墨井的流風餘韻,六○年代初在常熟已小有名氣。他對比自己大十幾歲的小姨和姨父(即我的母親父親)很是仰慕,於是在一九六三年作了此扇畫,並請自己的老師張懷瑾題詩,送給我父親。

朱育禮後來不但成為上海大風堂藝術中心畫師,還出版了數本有關翁同龢研究的專著,並擔任過翁同龢紀念館的館長。

我父親後來在文革之初不堪壓力走上絕路,當時幾乎所有留有父親印記的書稿照片等毀失殆盡。因為這把折扇來自我母親的家鄉,所以被母親收藏起來,在收拾母親的遺物時,我找到了這把折扇。六十年過後,物是人非,紙扇折疊處已有許多破損。每每看到扇面上的蒼鬆翠柏、高山流水、草屋伴侶,就彷佛看到父母獨居在靜謐的天外。

解放軍

上一則

擅長山域搜救 李家銘組救援隊 亞洲有名氣

下一則

Airbnb租屋情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