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看府衙
知道徽州府這個名稱,已經六十年;第一次踏進徽州府衙故地,也有五十五年。
上世紀六○年代初,我父親因為精於打算盤、搞帳目,從鄉下被調進安徽歙縣縣直單位工作,他回家時,常跟親戚朋友說,自己在徽州府工作。徽州府建置於西元八八八年,之後一直是徽州府與歙縣府縣同城,府的名氣漸漸大於縣,在幾十年前,我們鄉下人還把去歙縣縣城叫作去徽州府的。
我那時七、八歲,因看過「水滸」連環畫,知道了有個大名府,而聯繫到徽州府,感覺它也是一座古城吧。又看過一些古裝戲劇,覺得府衙一定高大森嚴,知府的出行與審案是威風凜凜的。於是,就多次央求父親,帶我去徽州府看看。
在我十歲那年暑假,父親就帶我進城住了一段時間。記得下車後走小路經過了甕城,在兩排柱子撐起的樓房(南譙樓)下,好奇心促使我把柱子數了多遍,確認是「二十四根柱」才離開。向前一段,朝東望望又停下了,父親說那叫「陽和門」,可我感到竟有點像書上的天安門呢。
沒進陽和門,徑直朝前走向一扇大門,父親說這就是「人委會」,看牌子是「歙縣人民委員會」。見我似懂非懂,他又告訴我,「人委會」是縣級政權機關,這一塊的建築,就是古時候的徽州府衙。
這就是府衙?我東張西望,想看哪兒是審案的地方,可見到的大部分是舊平房,只有少許幾棟新建的樓房,地面坎坷不平,四周散落幾根水杉。父親把我牽進第一排樓房的住房裡,用遺憾的口氣告訴我,府衙的大堂早已損毀……。
人委會的裡面,我也常去的,是拿著小瓷盆,充滿好奇心跟在父親身後,到食堂打飯。哦,經過兩排廊房,看到一間較大的老房,很像我們小學那改作教室的祠堂,有駝背梁和柱子。我問父親,怎麼像農村的祠堂?父親告訴我,這堂房子是原來的二堂,也是用來審案和辦公的,只是比拆掉的大堂小多了。父親接著帶我走過圓門洞,看過裡面的水池、假山什麼的,具體的已記不清楚了。
童年時代,徽州府衙給我的印象是零散、破舊,絕對沒有想像中的氣勢。
上世紀八○年代,歙縣被評定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十幾年前,徽州府衙開始修復,我多次前往觀看。不久前,朋友來歙旅遊,我特意陪他遊玩了徽州府衙。
進了刻有「徽州古城」四字的城門,但見府前廣場平坦寬廣,陽和門與南譙樓莊嚴矗立,巨大的徽州府衙展示牌鮮花簇擁。新修建的儀門,七開間門面開闊,巍峨壯觀,大門上有門當,兩側肅立抱鼓石,布局疏朗,莊重大方,不愧為「有儀可象」的禮儀之門,觀之心動,引人入勝。
遊客很多,隨著眾人,我們邁進大院,中間有兩個亭子,叫東西息民亭,是讓來府上訪、訴訟的百姓休息等候傳喚的地方,原告在東,被告在西,分開安排很是妥帖。東西六房(衙門各職能部門辦公的地方)的圍廊,各由十幾根柱子擎起,斜看過去,整齊畫一,巍然矗立。
院子前方有個碑亭,樹立一塊戒石碑,正面刻「公生明」三字,背面刻「戒石銘」:「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原文出自五代後蜀國君孟昶的「孟昶令箴」,後北宋宋太宗擇取這十六個頒行天下,至南宋宋高宗又要求各州縣衙門將此刻石立於公案之側,稱為戒,遂相沿為制。御製戒石碑,其義明顯,對為官者是一種訓誡,一個提醒:只有公正,才能明察秋毫,清正廉明;拿著俸祿,吃著皇糧,就要天天對照檢查,看看有無過失或昧心之處。
突然,滿院子清一色的石板引起朋友的疑問,偌大院落為何沒有花草樹木?恰好導遊聽見了,就解釋道,這是執行了明初「各州府官署的主院落不植樹」的規定,以體現府衙的莊重和威嚴,襯托出府衙肅靜的氣氛。
我們抬頭望去,大堂就在眼前。邁上台階,走進月台,仰望大堂,心靈震撼。多根冬瓜梁,粗碩宏大;柱子壯實挺拔,多達二十六根;礎石上圓下方,堅實牢固;梁駝雀替,雕飾不繁;還有更多的平盤鬥與楓拱,舉世少見;鋪地青磚,明代式樣,在蘇州老御窯訂製。一些構件,如有雕刻,即是圖案化的如意、祥雲之類的紋飾,寬大平滑,乾淨俐落,處處顯得整潔而大方,與整個大堂莊嚴肅穆的氣氛相吻合。
大堂結構如此簡潔明瞭,寬敞明亮,器宇軒昂,純粹是明朝的風格。大堂中央,用固定的屏風攔出一個三面隔斷、正面開放的「暖閣」,擺放知府的公案公座;「暖閣」下,右擺小桌與凳子,供書吏做筆錄用,左有木架放一大鼓,鳴鼓升堂所用。
朝裡走,仔細瞧瞧,二堂的冬瓜梁和梁柱比大堂的細小多了,梁駝上有夔龍,雀替上是花果,木雕線條流暢而圓潤,圓形的礎石則是安放於地面之上的,這一切都證明它是清朝的風格,為同治年間遺存下來的古建築。二堂東西兩邊的院落,栽有桂花樹,帶來了綠色,活潑了氣氛;等到桂花盛開時,濃濃的香味更會使人流連忘返。重建的水池,有雕花的石欄,古色古香的美人靠,遊人雅興上來,可坐下看看碧水,觀觀鯉魚,定然安神怡人。
過了二堂廳壁,就來到知府廨前院落,導遊介紹說,東西廊房是師爺宅房。這時,外面鑼聲響起,人聲嘈雜,朋友問,這是什麼聲音?導遊回答,是演情景劇吧。於是返回觀看,果然,一群古裝打扮的人,在古城區巡遊回來,進了府衙,前面是衙役鳴鑼開道,後有文武官員緊緊尾隨。接著,知府上座,兩側排列著執掌「肅靜」、「回避」牌及其他儀仗的衙役。一民女擊鼓喊冤,被帶上大堂審問,又傳來縣官、差役、鄰居等。
此劇,講的是古代一縣官審理一起命案時,在未對人證、物證認真進行查實的情況下,妄下論斷,對被告人施以酷刑,致其屈死,造成冤假錯案。知府重審案件,改判後提出「三戒」,即:重利忘義者戒,寄信誤人者戒,酷刑冤殺者戒,並立碑警戒。
朋友看了直說好,徽州知府巡街及歷史情景劇,讓我們大家瞬間有了「穿越」的感覺,既增添了熱鬧與樂趣,讓遊人在休閒娛樂的同時,感受古代公開審理案件的模擬情景,感知古代衙署文化的特殊內涵,又提出警示,為人者要善待親人、誠實守信,為官者要清正廉明、以民為本。
我們又遊覽了東西碑廊、府衙文化檔案館,還仔細觀看了府衙修復概況及平面圖。乖乖,徽州府衙修復工程占地面積二點四公頃,建築面積九千八百平方米。它重現了明代弘治年間一軸五門的格局,成為全國氣勢最雄偉的府衙建築群。正如清華大學教授、城市規劃專家朱自煊所稱的:「徽州府衙好比是徽州故宮」。
朋友最後感嘆道:穿越時空看府衙,已是換新顏!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