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年終看緊荷包 這5個消費習慣要改

川普證實將動用軍隊大規模遣返無證移民

釣鰣魚樂趣

垂釣客站滿Cascade Locks水壩兩岸,都是為了釣鰣魚。(圖/作者水仙提供)
垂釣客站滿Cascade Locks水壩兩岸,都是為了釣鰣魚。(圖/作者水仙提供)

每年六月,我們都會到哥倫比亞河(Columbia River)釣鰣魚,趣味無窮。美洲鰣魚(American shad)的學名叫美洲西鯡,原產於美國東海岸,鰣魚是群居的魚類,如果看到了一條,意味著周圍有一群鰣魚,哥倫比亞河擁有西海岸數量最大的洄游美洲鰣魚。

每次釣鰣魚,我都努力使出全身力氣把魚鉤甩出二十米,幾乎將自己也要甩出去了。聽經驗豐富的人說,對十二點鐘方向甩出二十米,然後待在一點鐘方向開始數十下必得魚。當鰣魚開口咬了魚鉤,一般會感覺到魚竿稍微遭「重擊」,類似魚竿被敲擊一下,不管怎樣,都必須馬上殺鉤(Set hook)。

日落前的六十分鐘被稱為「魔法一小時」,在這個一小時之內,美洲鰣魚會一掃被日曬一整天的鬱悶,攻擊欲望異常高漲,任何放到水中的東西都會被咬。釣鰣魚的魚餌就是彩色魚鉤,那鉤子有倒刺,魚一旦咬到深處,便難以脫身,但常常也有魚鉤掛住魚嘴邊的時候,魚一掙脫,便會顎骨裂開而逃脫,有時候眼看著魚被拉到岸邊,掙脫後逃之夭夭,搞得我們空歡喜一場。每次豐收回家,我們便會把漁獲分給親朋好友。

對於鰣魚,中國南方人多喜之,北方人都棄之;張愛玲說過人生三大恨事,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一天上百次甩竿,第二天我就會渾身痠痛,但也值得。介於華州與俄勒岡州之間有一個Cascade Locks水壩,每年垂釣客站滿兩岸,都為了鰣魚而來。據統計,一年鰣魚過壩數量為七百萬尾以上,只要會甩竿,幾乎竿竿有魚;今年的釣客,人比魚多。

為保護環境,美國早在一百多年前修建水壩時,就建造了魚道(Fish Counter),不可以只顧發電而不顧魚類,所以有了現今的魚梯。順著河道和魚梯,魚類可以逆流而上,返回上游生產,政府部門設有專人負責魚道。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次參觀水壩,親眼看到一張一九三八年的女統計員照片。照片中,只見現場一名老太太正坐在放大的魚類通道櫥窗前數魚,並一手接聽電話一手敲打鍵盤計數,速度有如彈鋼琴。據說這個政府職位申請不易,要通過考試,應聘人員須對數字有敏感度,以及有識別敏銳度。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不用電腦統計?這是因為機器無法辨別不同類別的魚種。據統計,鰣魚數量巨大且以三文魚(salmon)為食,所以為維持平衡與控制鰣魚數量,才允許垂釣客無限制捕捉,在美國這可是垂釣客的紅利。

在加油站,我們遇到一名韓裔男性,他的嗜好是釣魚,他開著一輛房車,每年漁季他都會與妻子到此一遊。垂釣客大部分從兩州各地而來,加油、買漁具、購漁證、住宿營地,人來人往帶動了當地部分經濟。

垂釣客以亞裔占多數,白人次之,釣魚是一件辛苦的事,除了磨練意志,更能鍛鍊身體。我詢問旁邊一名垂釣洋人,如何吃鰣魚?洋人一般不吃帶刺的魚,但他興致勃勃地告訴我,首先,以高壓鍋蒸一個半小時讓魚骨變酥,然後裝入真空的罐頭瓶中,可供吃一年。其次,將魚放入烤盤,以兩百度烤六小時,魚刺盡是酥脆。我佩服他的吃法,但把魚留到第二年吃,作法令我吃驚。

中國南方人吃帶刺魚很有歷史,燻魚、蒸魚、魚湯都是美味佳餚。旁邊有一名七十來歲韓裔老者,釣之放之,從不帶魚回家,因為他的妻子恨魚。聽完後,我很想笑,但努力忍住笑意。

韓裔 釣魚 百度

上一則

西遊記讀後感

下一則

郵寄來的蝴蝶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