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外匯存底遭凍 學者:戰時經濟撐不久
俄羅斯2022年入侵烏克蘭之後被西方嚴厲制裁,雖然轉向戰時經濟,但正受到外匯存底凍結、技術遭封殺等因素影響;有學者直言,不論戰爭結果如何,俄國都會是最大輸家。
曾替俄羅斯擔任顧問的瑞典經濟學家艾斯倫德(Anders Aslund)近日在國際評論網站「評論彙編」(Project Syndicate)撰文指出,俄羅斯總統普亭和親信誇耀這些制裁使俄國變得更強大,但他們同時也持續呼籲取消所有制裁。
許多人聲稱西方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成效甚微,也有人認為制裁力道不夠。
艾斯倫德認為,當前制裁每年將使俄羅斯國內生產毛額(GDP)削減2%至3%,會把俄國經濟逼入幾乎停滯的狀況。進一步來說,對普亭而言,情況只會變得更糟,甚至可能阻礙他對烏克蘭的侵略。
截至今年3月,俄國主權財富基金的流動準備(liquid reserve)已從2021年高峰的1830億美元大減至550億美元,占GDP比重2.8%,其中多數已用於投資且不具有流動性。
礙於這些限制,俄羅斯自2022年入侵烏克蘭至今,不得不將年度預算赤字限制在每年GDP的2%。布達諾夫指出,以俄國GDP規模1兆9000億美元計算,每年赤字約為400億美元,這代表俄國外匯存底將於明年耗盡。
另一方面,針對俄烏情勢發展,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教授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烏克蘭將很難撐過2025年,因此今年底到明年初之間,戰爭就會結束,然後轉變成「凍結衝突」;至於烏克蘭將成為一個功能失調、丟失大片領土的「殘存政權」。
米爾斯海默是著名的國際關係學者,他表示,如果真心實意地想解決這場危機,辦法其實很簡單:一、確保烏克蘭不會加入北約;二、確保烏克蘭保持中立。他認為,這兩步能極大地推動危機解決的進程,但美國到了這個時候已經沒有興趣確保烏克蘭中立,它更想看到烏克蘭加入北約。
▼收聽一洲焦點播客版(Podcast):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