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巴黎奧塞博物館 印象派殿堂
做巴黎行攻略時,奧塞博物館就是我們的必遊之地。原因之一就是它的鎮館之寶--梵谷的「隆河上的星夜」。自從在紐約看了「身臨其境-梵谷藝術展」,就被他的畫作打動了。似乎在某個平行空間和他有了心靈之約;到歐洲旅行,只要有梵谷畫作的博物館,都要去打卡、欣賞。
暫且不說它的館藏,奧塞博物館建築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外觀恢宏大氣,室內通透明亮,被譽為「歐洲最美博物館」。在1900年,它是巴黎為當年的世界博覽會建了一座火車站,隨時代變遷,它於1878年被評為名勝古蹟。之後將存於羅浮宮、龐畢度藝術中心的有關藏品搬到這裡展出,成就了今天的奧塞博物館。它位於塞納河左岸,與羅浮宮隔河相望。奧塞以現代藝術為主,在時間軸上,完美承接了羅浮宮,與羅浮宮的古典藝術和龐畢度的當代藝術,構成了完整瑰麗的法國藝術史鏈。
印象派並不是印象派的後期,而是對於19世紀80年代到20世紀初期的眾多藝術家的統稱,其中最為著名、也是最具影響力的三位藝術家分別是塞尚、高更和梵谷;而我理解的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的區別是:印象派追求的是自然光色和瞬間印象、描繪的是客觀世界;而後印象派是把畫家的個人情感和主觀感受融入創作中,去表述帶有主觀意向的客觀世界。
梵谷「隆河上的星夜」璀璨如星光
梵谷的畫作在5樓,便直奔5樓,這裡還有高更的畫,參觀的人很多,就想著看完梵谷的畫再回來拍照,結果跟著遊人一路走出來,只拍了高更的一幅畫「戴帽子的自畫像」。
高更使用平塗的方法對抗傳統、模仿、透視、明暗等一系列先入為主的觀念,將對畫面的設計放在第一位,這對近代象徵主義和超現實主義都產生深遠的影響。仔細觀賞它,高更以深色的線條來勾勒輪廓,不同色彩和明暗之間缺乏過渡,甚至連畫布的紋理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而正是這些所謂的缺點展示了高更對於現代藝術的探索,以繪畫表達內心感受,而不是為了追求大眾認可之美而丟失自我。
終於站在梵谷「隆河上的星夜」面前,這幅畫是梵谷最早以星夜為主題創作的作品。畫的是阿爾的隆河夜景;星空高懸。閃爍的燈光倒映在河中,近處牽手的夫婦在星光的襯托下,浪漫氣息撲面而來。梵谷的星空卻現出豐富、超出想像卻又美妙無比的色彩。
這幅雖然不及他的「星月夜」那般色彩反差強烈、震撼人心,但此時畫家對於夜晚星空的理解已經超乎自然、超越感官。在他精神較為平靜的這段時期,作品中更多地呈現出畫家內心的感動和渴望--渴望被人理解,渴望分享情感,渴望擺脫孤寂,渴望有人如星辰般打破深沉的夜空,渴望暗夜中有燈火照亮前行的路。
那幅舉世矚目的「嘉舍醫師的畫像」在另一面牆上,遠看只是覺得哪裡與畫冊裡看到的似乎不太一樣。看了說明,才知道這是女藝術家布蘭琪·迪若賽臨摹之作,真跡被別的博物館借去展覽了。布蘭琪是嘉舍醫生的學生,也是位會計師。注視著嘉舍醫生,彷彿他從畫中走出來,娓娓道來他與梵谷的交往;畫中醫生的眼神憂鬰,似乎暗示二人相處的並不愉快。
梵谷生前的不得志,與死後的盛名,幾乎是一種諷刺。1990年,也就是他逝世100周年,他的「嘉舍醫師的畫像」被日本一位收藏家以8250萬美元在紐約索斯比拍賣行拍下來,創下有史以來藝術品拍賣最高價格。此畫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被私人收藏(我猜就是在日本);第二個版本就是奧塞美術館收藏,就是被借出去的那幅。嘉舍醫生是梵谷生命最後一年,居住在奧威爾小鎮時的醫生;醫生得以永遠聞名於世,不是因為他的醫術,而是梵谷給他畫的肖像畫創下拍賣價格之最。
隔壁牆上,是「梵谷的自畫像」,這是梵谷1889年9月在聖雷米精神病院療養時期繪製的一幅自畫像,它被認為是梵谷作品中最有影響、最成功的一幅自畫像,也是梵谷最後一張留有鬍鬚的自畫像。
梵谷在1886-1890年創作了自畫像多達40多幅,自畫像題材無疑是他畫作中的一個典型類型。主要原因是經濟上的困窘,常常因為缺錢而買不起畫布和顏料,更不消說請模特了。
望著畫家澄澈的眼眸,我對他說,「那個世界不懂你,不懂你的孤獨,不懂你近乎固執的堅持。只能怪你跑得太快,敢於去走那扇『窄門』,以至於時代在你身後氣喘吁吁,當世界發現時,梵谷早已遠去…」,他獨立於任何傳統之外,憑藉他個人對於美的想像、對於自由的嚮往、對於繪畫的熱愛、對於藝術的追求成為後印象派中最為重要的一員。
梵谷在他悲劇而短暫的一生中,創造了無比輝煌的藝術奇蹟。
莫內「睡蓮」 幽柔如夢幻
告別梵谷,往回走的展廳是印象派大師莫內的展廳,牆上有他的經典睡蓮系列的「藍色睡蓮」;莫內的巨幅「睡蓮」系列作品共有181幅,是他一生中最輝煌燦爛的「宏偉史詩」。
這幅「藍色睡蓮」是莫內晚年創作的重要作品之一。湖藍的水面上,睡蓮的花紅蕊白,那樣的簡潔、飄逸,而畫中央的白睡蓮被池水渲染出了淡淡的藍色效果,藍色系色彩的明度變化勾畫出水面輕微的波動。他用率意的方法,以超出寫實的嚴謹,體現出一種精神自由狀態中的夢幻感;構思奇特的畫面、靈動的筆觸,都顯得美妙無比。
偉大的作品之所以能流傳千古,不只是作品本身,而是它背後的故事。
43歲時,莫內舉家搬到離巴黎不遠的吉維尼(Giverny)小鎮,把一個不起眼的小水塘,打造成睡蓮朵朵、垂柳拂風、波光漣漣、雲影變幻的水上花園。在莫內70幾歲時,罹患眼疾,他決定在看不見之前,把所有的都用畫筆記錄下來,於是他不停地畫出了這些曠世畫卷。
2幅「草地上的午餐」 異彩紛呈
下面兩個展廳的主牆上分別掛著兩幅不同的「草地上午餐」,按照畫作的時間順序說吧。第一幅「草地上的午餐」是愛德華·馬奈在1863年所作。馬奈是法國19世紀著名的畫家,被稱為印象主義的奠基人,嚴格意義上說,他並不屬於印象派,也從未參加過任何一場印象派展覽,但他卻與莫莉索、雷諾瓦等一眾印象派畫家保有密切的聯繫,並直接影響著他們的藝術創作。
馬奈對傳統的繪畫技法非常熟練,但他反對學院派一成不變的風格,他的作品中雖然留有古典繪畫的影子,卻摒棄了中間色調,大膽加入創新元素。這幅「草地上的午餐」無疑是他最具影響力的作品。它於1863年在巴黎的沙龍一經展出,便引起軒然大波。前景中兩位正在交談的、西裝革履的男士與左側這位一絲不掛的女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裸體女人徑直地看向觀者,沒有絲毫的羞澀之情。
畫面內容本身就是對傳統繪畫的挑戰,與追求空間與透視的傳統技法不同,馬奈試著改變光源進入畫面的位置來營造平面效果;用色上省略中間色,增強了光影的對比,形成了他獨特的繪畫語言。
下一個展廳是莫內的「草地上的午餐」。受馬奈「草地上的午餐」的影響,年僅25歲的莫內也計畫著創作同名畫作,他先在室外完成了一系列的習作;為了如實描繪光影效果,他在地上挖了大坑,在坑內進行創作。
畫中長著落腮鬍男子的形象,取自於莫內的好友巴齊耶,畫中女郎是莫內的女友、後來的妻子卡蜜兒-萊奧尼·唐斯約。莫內勾勒出的森林有透視、有景深。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捕捉戶外陽光灑進林木之間的光影。他用抽象的手法,以戳點的筆觸呈現陽光在樹葉間跳動的感覺,樹葉在逆光下呈現出透明的綠色,由黃綠到深綠,層次極其豐富。
和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比較,莫內在描繪外光的生動和景物的真實自然方面,的確超過馬奈;畫中陽光透過枝葉灑在人物身上和景物上,透明燦爛,讓人耳目一新。
這幅畫是兩幅畫拼接起來的,莫內一直收藏著,可見它在畫家心中的位置,後來不得已把畫抵押給房東,幾年之後莫內將該畫贖回;遺憾的是畫作受潮,莫內裁剪畫的右邊, 這才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由兩個畫框拼起來的展品,不由得讓人對裁剪下去的部分心生遐想。
卡佩爾「舞蹈」
下面兩層是雕塑,都是不朽之作,卻被一座叫「舞蹈」的雕塑牢牢吸引,它是19世紀法國雕刻家、浪漫主義畫家讓·巴蒂斯特·卡佩爾的作品。卡佩爾創作了四組大理石雕塑,裝飾了巴黎歌劇院正面,「舞蹈」便是其中之一。剛開始被世人廣泛批評為淫穢。普法戰爭爆發,雕像被轉移到羅浮宮並被複製品取代,原作被轉移到奧塞博物館,就是我們眼前的這尊偉大藝術。
在雕塑中央,一個戴著羽毛花環的年輕人舉著手鼓微笑,幾個女舞者圍著他起舞、栩栩如生。卡佩爾是法國藝術的重要人物,因為他的作品極富表現力,又充滿浪漫情懷,為後來羅丹的自然主義鋪平了道路。
因為第二天巴黎博物館工會罷工,還要直奔羅丹博物館參觀,只能與奧塞說再見了。
奧塞是我認為巴黎自由行首選博物館,它記載了印象派、後印象派發源於巴黎並成長於斯的歷史。從19世紀早期盧梭和米勒試水,到19世紀中期馬奈用「草地上的午餐」一石激起千層浪,後有莫內、畢沙羅等一批藝術家加盟。十九世紀後期更有塞尚、高更和梵谷,把後印象派風格與意境推向更高更遠。這一切都凝聚在奧塞博物館--巴黎的傲嬌與象徵。
小啟
您去過哪些地方旅遊呢?有什麼好玩的?有什麼驚奇的?歡迎與世界周刊讀者分享。
投稿電郵:[email protected]
請附中英文姓名、稿酬支票抬頭、稿費寄送地址,請留底稿,恕不退件。
請您配合:
1.來稿限3000字以下。
2.旅遊中有無要注意事項或交通須知,歡迎一併寄出。
3.照片檔案不宜過小,至少寬度要10公分或400萬畫素以上。
4.照片jpg檔隨信寄送,並附註圖說(也可以做成檔名)。
5.請勿提供網路照片。
您的投稿,本報相關版面及世界日報新聞網(worldjournal.com)得選用刊登,請勿一稿兩投,嚴禁抄襲,投稿者文責自負;對於有抄襲爭議之稿件,在未經確認為投稿者所創作前,本報系得不支付稿費;若確認是抄襲,扣發稿費,來稿永不刊用。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