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電動車關稅磋商 歐盟籌碼恐有限
歐盟與中國將協商電動車關稅,歐盟能在談判桌上進行迴旋的「籌碼」或許並不多。華爾街日報(WSJ)分析,面對中國製造業出口對全球發動的「中國震撼2.0」攻勢,美國的因應作法是深溝高壘,歐洲則是欲拒還迎。
WSJ分析,儘管面對「中國震撼2.0」威脅,歐洲領袖仍積極爭取中方投資,一些專家認為,歐盟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加徵較溫和的關稅,意在鼓勵中國業者將生產基地移往歐洲。
歐洲與中國加強合作,有助抵銷美國前總統川普二進白宮的風險。川普已強調若他再度主政,將對進口品全面加徵10%關稅,會對歐洲造成重大威脅,從而使歐洲願意緩和與中國之間的緊張關係。
果真如此,歐中工業及科技關係將增強,歐美關係將減弱,且中國品牌的電動車在歐洲市場的角色將愈來愈重。
再者,若全球貿易斷裂,歐洲的損失將比美國嚴重。歐洲製造業就業人數是美國的兩倍半,用於出口的製造品比率約33%,高於美國的20%,製造業產值占整體經濟的15%,也高於美國的11%。
而在技術層面,歐洲也面臨著一次新的選擇與機遇。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舒拉裏克(Moritz Schularick)表示:「中國曾歡迎外國投資,並將其作為引進新技術的一種方式。現在,我們(歐洲)正處於這樣的境地——熱切希望技術向新方向轉移。」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