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港形象 葉劉倡推民間外交:「低級紅」要慢慢改
香港新民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日前接受明報專訪表示,這次23條立法,外國反應比訂立港區國安法時溫和,除了港府官員要繼續對外解說,更應推動「民間外交」,逐步去除西方對香港誤解,才能重建國際形象;她表示香港商界及專業界都有深厚的國際聯繫,應加以善用。
明報報導,對於有意見批評建制派或港府近年出現「低級紅」或「寧左勿右」現象,她說「要慢慢改」,而香港作為世界橋梁,過往成功是因為開放,「人來錢來,這樣才可以成功,若國安威脅受控,就應該調整,「如果太過戰狼,就會扮演不到這個角色」,強調中央絕不希望香港「內地化」。
據報導,葉劉淑儀認為,香港「絕對不是」一個孤島,香港目前形勢與地緣政治有關,美國在中國經濟近年崛起下,對華態度轉強硬,及至2019年反修例風波,以至制定港區國安法,雙方的意識形態對立更嚴重,西方媒體對香港亦極為不利。
報導引述葉劉說,這情況影響投資,但強調香港國際投資者的基礎仍然雄厚,「香港有1300間美國公司,有8萬多美國人不願意走,因為賺了錢」。「它們雖然短期看淡中國巿場,但已賺了很長時間,中國是很大的巿場,不會隨便走」。
報導稱,葉劉認為,今次基本法23條立法,「西方輿論有些批評,但不是最強烈」,但認為香港仍要更多解說,努力扭轉西方對香港的觀感,單靠官方解說並不足夠,舉例港府官員去信華爾街日報反駁,對方有刊登,但「永遠都是強烈譴責,有沒有影響?人人都知,需要做多些」。
報導說,最為重要的是以實際效果做證明,她舉例澳洲曾更新旅遊警示,「說有些人不知不覺就會犯法」,但國安法生效近4年以來無澳洲人被捕。她期望在黎智英案等大案審結後,社會可恢復和諧。
報導指出,作為議員,葉劉說現時「愛國者治港」,立法會及區議會要正常運作,但「正常運作」不等於做「應聲蟲」,立法會仍有監察作用,港府亦不應介意議員批評。
此外,2003年時任保安局長的葉劉主責的23條立法在七一遊行後告吹;事隔逾20年,她以立法會議員身分通過23條立法,反映「長諮詢期」沒好處,只會被人「扭曲兼妖魔化」。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