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底全面撤辣見效 內地客在港購屋成交額 29年新高
香港今年2月宣布撤銷所有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俗稱辣招)後,香港樓市交易量就不斷上升,同時吸引不少內地買家。今年上半年,內地買家在香港購房的成交額創下29年來新高。
據澎湃新聞報導,中原地產最新公布數據顯示,在內地買家積極入市帶動下,今年上半年,香港累計錄得6117宗「普通話拼音」買家買賣登記,年增70%,涉及總金額705.4億元(港元,下同,約90.3億美元),年增42%,均創下1995年有紀錄以來的新高。目前香港樓市「普通話拼音」買家的比率,也升至25%的歷史最高點。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內地買家選擇在香港置業的原因包括移民定居、投資機會及教育資源等,香港今年2月底宣布全面撤辣,非本地買家無須再支付最多30%辣稅,置業成本大幅降低,加上香港樓價較高位時累計跌逾25%,吸引非本地客趁低入市。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年2月發表2024至2025財政年度特區政府《財政預算案》指出,撤銷所有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即所有住宅物業交易無須再繳付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
據中原地產及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在撤辣前,今年2月一、二手市場合共錄得2046宗買賣登記,當中已知姓名的普通話拼音買家(其英文姓名全寫為普通話拼音)僅388宗。撤辣後,該類買家註冊量於3月增至907宗,之後更連續兩個月超過千宗,4月達2280宗,較撤辣前急升近5倍,創單月歷史新高,不過6月回落至758宗。
數據顯示,上半年由普通話拼音買家購入的一、二手單位,當中3970宗屬樓價1000萬元以下,占比65%;而5000萬元以上豪宅則占106宗。
另據「第一財經」報導,進入6月,香港住宅成交量下降三成,新房跌穿2015年價格。
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顯示,香港商品住宅售價指數於今年首5個月回落1.7%,已從2021年9月樓價高峰期回落23.1%。其中,中古屋價格整體已回落至2016年的水準;新房價格回落至更早的水準,較2015年同類型項目低逾10%。
仲量聯行的分析報告稱,內地買家於「撤辣」後湧入香港樓市,為樓市帶來新需求,然而,香港買家受到高息影響,置業意願減弱,此消彼長下,新需求的影響有限。在持續高息及物業估值下滑的環境下,銀行自然收緊按揭貸款的審批,對向來依賴銀行貸款的香港本地買家造成影響,香港本地買家獲批銀行按揭貸款的難度愈來愈大。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