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攝入微塑膠高歐亞5倍 透過雙殼貝類每年吃進逾萬顆
海洋塑膠廢棄物無處不在,容易被海洋生物吞嚥並積存體內,影響食物鏈的其他攝食階層,對海洋生態系統構成重大威脅。香港理工大學食品科學及營養學系研究團隊,就本地海洋食品含微塑膠展開調查,結果發現港人的微塑膠攝入率較其他亞洲和歐洲地區高出約5倍。團隊同時致力評估香港海洋汙染情況,以改善水質。
綜合大公、文匯報、香港01報導,理大團隊聚焦創新的海洋汙染監測技術和海洋食品可持續性研究,包括監測微塑膠對海洋生態和人類健康的影響 ,以及重建珍珠貝礁等,回應社會面臨的可持續發展挑戰。
領導研究團隊的理大食品科學及營養學系副教授方家熙,採用顯微拉曼光譜法(Raman microspectroscopy)的自動測繪技術調查本地海洋食品,例如青口積存的微塑膠數量和特徵,發現平均每克鮮青口(淡菜、綠殼菜蛤)肉含有0.2至1.8顆長約40至1000微米的微塑膠,團隊推測香港每年每人透過食用「雙殼貝類」,攝取微塑膠的數量高達1萬380顆,情況令人關注。
理大團隊為進一步證實微塑膠有機會被人體攝取,團隊分析港人糞便中微塑膠含量數據,發現港人的微塑膠攝入率較其他亞洲和歐洲地區高出約5倍。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2023年最新統計顯示,每名港人每年平均消耗約65千克海洋食品,高於全球人均消耗量20千克三倍之多。
目前團隊正探討微塑膠對人體健康的潛在後果,以及聯同理大其他學系的研究,利用氣泡屏障和細菌生物膜從海水中移除微塑膠的不同方法。
方家熙表示,為改善海洋環境和增強生物多樣性,研究團隊現於香港赤門海峽選定位置,利用人工養殖的珍珠貝重建珍珠貝礁,並透過先進三維技術,追蹤分析珍珠貝礁對本地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同時利用珍珠貝的濾食特性作為生物監測工具,評估香港海洋汙染情況,以改善水質。團隊亦與本地漁民在水產養殖技術方面合作,支援可持續漁業發展。
方家熙表示,海洋保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需要政府、學術界、企業和廣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他希望透過研究創新及社區教育提高保育意識,激發社群保護環境的責任感,為香港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作貢獻。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