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應屆生是疫情班?求職屢碰壁 「網課上多了 注意力不集中」
新冠疫情隔離期間,學生都在家上網課,被稱為「網課一代」的22屆、23屆、24屆大學生,卻在求職時被不少企業以「不接『疫情班』」為由拒聘用,理由是「普遍素質、能力及社交斷崖式下降,整體評價較差,主動性不佳還愛玩手機,甚至不如現在的在校生和大專生」。這讓這三屆畢業生相當不平,律師稱涉嫌就業歧視。
封面新聞報導,賈凡(化名)是2024年財務會計專業的應屆畢業生,2024年6月,她從西安的一所民辦二本院校畢業後,三個多月裡在招聘軟件上向600多家用人單位發出溝通請求,收到100條左右的回覆,面試了多家,「最終收獲0個offer(錄用通知)」。賈凡說,「至少有十幾家,在面試的時候明著暗著說我們這兩屆學得不好、能力不行」。
一位負責招聘工作的知情人士稱,不招這幾屆畢業生,是因他們認為「招進來的2022屆畢業生,整體用人感受較差,相較其他屆同等學力院校的學生,動手、溝通和學習能力差多了」。
陜西一家物聯科技有限公司一名姜姓負責人表示,招進來的幾十個這幾屆的畢業生,「和其他屆相比,普遍上素質、能力有斷崖式下降」,甚至「一個都不能轉正」。他又舉了幾個例子,「幾名技術口的2024屆畢業生,因為沒做過實訓,設備都沒見過,操作完全靠老員工教;一個畢業生發給客戶的報價,滿篇錯字,簽合同時也只知道打印一份;剛開除的一個應屆生,蹲在廁所裡打一個多小時的遊戲。」
姜姓負責人還稱,疫情期間畢業的大學生「疫情期間養成了邊上網課邊玩手機的習慣,導致工作時不能集中注意力;長時間線上的教育模式斷裂了大學生的正常社交關係,走上工作崗位時也不敢開口說話;線上模式中,大學生養成了早上不起、晚上不睡、遲到早退的習慣,普遍沒有自制力,社會適應力差。」他說,「有差的就有好的,只是對於我們公司來說,分辨成本太高了。 」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將這幾屆畢業生稱為「網課一代」,他表示,文中用人單位提到的這些問題確實存在,但用人單位直接將這幾屆的學生貼上「疫情班」的標籤,作為篩選人才的考核指標,是不應當、不公正的。一刀切式的用人指標,會讓招聘單位流失相當一部分的優秀人才。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