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規模遠勝白紙運動 中共禁止鄭州大學生夜騎開封

裴洛西:若拜登早點退選、辦初選定接棒 局面或不同

一紙婚介服務合同近3萬元 年輕人變「獵物」

中國單身人口超過2億人,婚介市場需求相當龐大。圖為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中國單身人口超過2億人,婚介市場需求相當龐大。圖為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隨著社交平台興起,婚戀市場出現新套路,線上情感博主與線下婚介機構合作,讓到店消費者簽下數千到數萬元不等的合同協議。近3萬元人民幣(約4129美元)一單的「愛情」,情感博主一年賺走上百萬元。眾多被婚戀焦慮困擾的年輕人,則成為「獵物」。

「如果你今天走出這個門,下次來就要再加5000元,我還要請示主管才能讓你付費。」看到童悅(化名)想離開,紅娘放出了「加錢」砝碼。此時,童悅已經在這個封閉的小房間被洗腦式營銷連續「轟炸」了四個小時。

「我當時已經非常疲憊,腦子也轉不動了,只想著現在不交這個錢,後面再要下單的話就虧了。」童悅提到。她當場簽下了2萬8800元的婚介服務合同,從周日在線上與情感博主搭上線,到周一到線下婚介機構簽下近3萬元的合同。在不到24小時內,童悅稱自己從一個極度理性的消費者,被環環相扣的套路一步步引入「陷阱」。

當她意識到不對勁時,為時已晚,按照合同條約退款需要扣除20%的違約金,即便她還沒有接受任何服務。

天下網商報導,婚戀市場發展至今,關於婚介服務的投訴和曝光從未停歇。今年央視也曝光了珍愛網、世紀佳緣等知名婚戀平台的諸多套路,如拋誘餌吸引客戶進店,篩選出「有錢」客戶,誘導客戶購買數萬元的會員服務等。

現在,婚戀市場又出現新的套路—互聯網的發展,短視頻平台、社交平台的興起,生出了線上情感博主—線下婚介機構與線上情感博主開始合作,情感博主負責吸引客流、篩選客戶、引導到店,線下婚介機構負責讓到店消費者簽下數千到數萬元不等的合同協議。眾多受到婚戀焦慮困擾的年輕人,往往成為被誘捕的「獵物」。

線下婚介機構與線上情感博主合作,由情感博主負責吸引客流、篩選客戶、引導到店,讓消...
線下婚介機構與線上情感博主合作,由情感博主負責吸引客流、篩選客戶、引導到店,讓消費者簽下數千到數萬元不等的合同協議。(取材自天下網商)

★情感博主 誘到店消費

某個周末,李希然(化名)無意間刷到一個情感博主,在一分鐘的視頻裡,一位西裝革履的中年男士,信心滿滿地教女生怎麼辨別渣男、怎樣篩選優質對象,以及化解心中的年齡焦慮。

當時,李希然剛被父母電話遠程催婚,突然刷到一個站在自己立場的「知心大哥」,立刻點下了關注。兩天後,她收到了這位情感博主的後台私信,表示如果有找對象需求可以提供免費諮詢,他已經成功撮合成功5000對情侶。

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李希然加了對方的微信。殊不知,一場針對她的「捕捉」開始了。

多位受訪者提到,她們一開始都是被這些情感博主的反焦慮言論吸引,這些博主們會站在女性視角發聲。在周邊親人不斷催婚的壓力下,她們感覺在這裡找到了些許慰藉。

實際上,為了引導用戶到店消費,這些情感博主的話術大同小異。在短視頻平台上,很多情感博主的內容來自同一個版本,有些情感博主甚至一個字都沒改,原封不動照搬文案。

中國單身人口超過2億人,婚介市場需求相當龐大。圖為示意圖。(取材自微博)
中國單身人口超過2億人,婚介市場需求相當龐大。圖為示意圖。(取材自微博)

★可分成 輕鬆年入百萬

在某大型婚介平台工作的李楠(化名)表示,很多小機構自身沒有線上獲客的能力,所以選擇與外部博主合作,按照合作深度的不同,付費形式也有所差別。

如果合作只限於採集用戶信息,線下機構會按照人頭付20元~200元不等的價格,付費價格取決於用戶信息完整程度。如果情感博主能引導用戶到店消費,線下機構與博主的分成在10%~20%,要是能引導客戶續費,博主還能獲得30%的續費分成。「一個在全平台有幾十萬粉絲的情感博主,一年賺100萬元不成問題。我見過做得好的博主,兩年換了輛路虎攬勝。」李楠提到。

李希然添加了博主的微信後,對方會先詢問自己所在城市,再通過各種問題打探收入情況。詢問城市是為了後續引導到線下機構,而詢問收入情況是為了確定能從她身上賺多少錢,以此確定這個客戶值不值得跟進。

一旦確定客戶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情感博主的後台專員就會熱切關注用戶的需求,並引導用戶盡快到店,聲稱線下服務專員更專業,也能更快匹配到合適的人選。

只要用戶前往線下機構,付費的成功率就會大大增加,而她們大多不知道,自己付費的一部分資金,會定期流入這些情感博主的口袋。

單身焦慮讓許多年輕人成為婚介機構的「獵物」。(取材自微博)
單身焦慮讓許多年輕人成為婚介機構的「獵物」。(取材自微博)

★交費容易 退費卻很難

童悅說,她被情感博主引導到線下婚介機構後,直接被紅娘帶到了一個封閉的小房間,隨後就開始了各種洗腦。為了讓客戶付費,婚介機構往往會準備多套話術促成交易,包括如何拉近與客戶距離、讓客戶信任自己、相信只有這裡才能找到心儀對象等。每個紅娘在入職時,都會接受一整套的話術培訓。

在聊天的過程中,紅娘也會通過各種方式了解客戶的工作、收入、房車、資產等經濟情況,確認客戶的購買力。這關乎最終給到客戶的報價區間。

很少有人能在多套話術的攻勢下堅持下來,童悅也不例外。她說:「我本身就是吃軟不吃硬的人,她改變話術後我慢慢就被說服了,到最後我甚至覺得她很懂我,一定能給我找到匹配的對象。」

最終,童悅在紅娘給出的1萬8800元、2萬8800元和3萬8800元選項中,選擇了2萬8800元的套餐,服務期五個月,每個月至少安排見一位男生。

在婚介市場,服務套餐基本都在1萬元起步,上不封頂。李楠說,他們遇到過付了30萬元費用來找對象的女生,這些願意付高額婚介費的用戶,大多也是自己開公司的老闆,工作忙沒時間,委託婚介所介紹同等級的對象。

但不是所有婚介機構收費了就會認真服務。在黑貓投訴等平台,搜索「婚介」會看到1700多條來自全國各地用戶的投訴,大部分都是付費了,但婚介所沒有按照當時承諾履行服務,以及消費者發現婚托後想要退費。

交費容易退費難,這是眾多消費者的真實體驗。很少有消費者能拿到全額退款,婚介機構會視客戶「難搞」程度進行退費,比如有些消費者會頻繁跑去線下機構要求退費,此時婚介機構為了不影響後續成單,會協商只扣除5%的違約金,但會要求消費者立即撤銷所有投訴,包括社交平台上一切針對婚介機構的不利言論。如有違反,婚介機構有權要求賠償。

據「財經」報導,業內人士分析,當前婚介行業缺乏專門的監管機構,市場監管部門、公安部門的監管範圍僅在無照經營、虛假宣傳、合同違法等層面,很難監管婚介機構的具體運作。

儘管婚介行業亂象頻出,但婚介市場需求十分巨大。據「中國統計年鑒(2022)」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全國15歲以上單身人口為2.39億人。今年4月,河南開封的「王婆說媒」節目火遍全網,一時間王婆所在的萬歲山武俠城景區成為年輕人線下相親的朝聖地。如今,「開封乾娘—趙梅」的短視頻帳號評論區,已經成為大型相親現場。

面對單身男女的婚戀需求,市場上也正在衍生不同的婚戀交友模式。線上化、數字化正成為新型婚戀交友的一大方向。李楠所在的婚介機構自去年開始,就發動公司員工定期在短視頻平台直播進行線上配對,當起了線上紅娘。眾多社交軟件也成為年輕人拓展社交圈、尋找伴侶的重要途徑,讓年輕人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生活方式來結識具有共同愛好的新朋友。

今後,無論婚介行業有哪些模式創新,最根本的還是基於雙方信任的基礎,提供切實可靠的服務,這是扭轉「差評」的唯一途徑。

某公司銷售的「戀愛險」。(網頁截圖)
某公司銷售的「戀愛險」。(網頁截圖)

●購買戀愛險不保險 結婚後申請理賠遭拒

中國官方近年催婚催育,不過婚戀市場套路不斷,讓年輕人期待又怕受傷害。央視近日就揭露消費者買「戀愛險」卻在婚後被以該產品遭官方下架而拒賠案例,不過官方論點後來被法院以「戀愛具多種不確性定」打臉。此外,諸多「戀愛險」產品是基於「九成八的情侶會因『三年之癢」分手」精算設計,基準具爭議,加上擦邊合約眾多,都讓愛情保險充滿了風險。

央視財經近日報導「購買『戀愛險』結婚後理賠遭拒」引發熱烈討論。山東陳先生2017年購買了一款名為「戀愛保險」產品被拒賠;來自四川的劉先生2018年購買了同類「戀愛險」,也在領取結婚證後遇到了拖延賠付的情況,靠著自己打官司獲得了全額賠付。

劉先生說,2018年他還是大二學生,與女友正熱戀,為給女友一個承諾,他在支付寶上投保了安心財險公司一款「戀愛保險」,並支付保費495元,保單明確約定:保險合同生效後滿三年之日起的十年期間,他與心上人領取結婚證,就可獲得保險公司賠付的婚禮祝賀金9995元。

經過五年多愛情長跑,劉先生和女友領證結婚,向保險公司提出兌付婚禮祝賀金申請遲未獲賠付。劉先生將安心財險公司訴諸法院。一審中,安心財險公司提出,戀愛不屬於保險法規定範疇,且原保監會也已要求該類產品下架。一審判決安心保險僅須退還劉先生已繳納的495元保險費。

「無效保險為何可以上市銷售?理賠不給兌付,投保人訴訟也只是換來退還保費的結果,這不是詐騙嗎?」劉先生不服,上訴到北京金融法院。

據了解,劉先生購買的安心財險公司的「戀愛保險」產品,當時被原保監會認為,存在條款要素不完備,未明確投保人、被保險人的定義及相應的義務等需要整改的問題。

法院二審認為,戀愛保險合同在監管部門備案為財產保險,屬於法律承認的合法利益。二人確立戀愛關係後,是否結婚、結婚時間、結婚開銷等不確定性恰恰符合保險法的基本原理。且原保監會下架相關產品的整治通知,不應成為司法裁判中判斷民事合同效力的理由。據此,終審改判保險公司給付劉先生保險賠償金9995元。

央視報導指出,2016年、2017年「戀愛保險」風靡一時,成為情人節的暢銷產品。業內人士表示,保險公司相繼推出「戀愛險」原因在於大多數情侶捱不過「三年之癢」。

據當時第三方保險服務平台慧擇網調查,據精算師統計,98.39%的情侶在戀愛3年後會分手,並稱「戀愛險」實際購買率很低,保險公司更多是為了製造營銷話題。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戀愛險」這些產品遭到停售,理賠糾紛不斷湧現,消費者因索償無果而與保險公司對簿公堂的情況屢見不鮮。

據金融界報導,劉先生的案例為保險產品的研發提供了寶貴教訓:創新應當契合市場需求,同時嚴格遵循法律法規及監管導向,切勿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置風險控制於不顧。

保險 保費 微信

上一則

中國製魚子醬風靡歐美 占全球產量過半

下一則

巴奧/吳艷妮奧運官網證件照修成瓜子臉? 網友吐槽:照騙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