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一洲焦點/民調仍近 川賀互罵、金磚會議、選前台海局勢

助眠、防暈車…柑橘類水果這些「神奇」功效的真相

太「卷」了… 博士再擴招 畢業、就業恐更難

北京大學2023年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新華社)
北京大學2023年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新華社)

在中國,很多事都「卷」。近年博士擴招後帶來的延畢和學歷貶值現象,讓原本應進入高科技領域貢獻所學的博士們,也不得不「卷」在文憑和質量之間,甚至博導得別出心裁秀肌肉,幫著學校尋覓生源。

博士近年持續擴招,2024年多所高校博士生招生人數再創新高,博士生的競爭與就業壓力進一步加劇,求學和就業之路也面臨更多挑戰。高質量學術崗位增速有限導致的供需不平衡,對博士生提出更高的科研和就業能力要求,現行論文制度不僅使不少博士生延畢,要畢業恐怕更難了。畢業後在職場也拚不過碩士生。博士生將面對更多職業風險,對國家培養高端人才也有負面影響。

研究顯示,博士畢業生就業率已低於碩士生和本科生,求職更加困難。(中新社)
研究顯示,博士畢業生就業率已低於碩士生和本科生,求職更加困難。(中新社)

★被「放養」 學習挫敗感強

「擴招不是突變,而是一個持續趨勢,從20世紀90年代便開始了。」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沈文欽說。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教育部網站公布數據顯示,國內研究生招生總人數從2011年的56萬人增長至2022年的124.25萬人,十年間增長了一倍多。2019年,國內博士招生人數首次突破10萬大關,2023年超過15萬人。

但北京大學教育學院院長閻鳳橋表示,在該院20多年的辦學過程中,教育專業博士的延期畢業率可達30%,10年平均學業完成率僅54%,論文抽檢問題頻出,「學生論文完成度差異很大,學習挫敗感強,教師的指導積極性也不高,迫切需要找到提高培養質量的辦法」。

北京某「雙一流」高校計算機專業的2018級直博生齊威(化名)就有這樣的煩惱。學制五年,但他已進入讀博的第七個年頭。去年他因為論文成果未達畢業要求而延遲畢業,近期被接收的論文投稿了一年,反覆拒稿與修改中,他錯過了申請今年夏季畢業的時機,再次延畢。「讀博就是一場和不確定性的鬥爭,」齊威說,他每天能確定的,只有離畢業還差多少篇論文。

多位受訪學生表示,導師的精力有限,對所帶學生很難平均照顧。齊威的「大導師」以「放養」學生聞名。博一下學期整整四個月,他和導師沒有任何聯繫。學期快結束時,導師發來一張學生登記表,問他博士幾年級了、有沒有開題。

今年從北京某「雙一流」高校人工智能專業博士畢業的蘇成(化名)回憶,「大導師」要忙著維持學術關係、申請項目基金,因此將學生分配給了同課題組的多位「小導師」,但學生能從「小導師」處獲得多少指導也是「碰運氣」,因為這和導師的秉性、工作能力有很大關係。

南京醫科大學2024屆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中,不少博士生帶著自己的孩子上...
南京醫科大學2024屆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中,不少博士生帶著自己的孩子上場。(中新社)

★為畢業 選擇放棄創新

不同專業和研究組的畢業要求不同,但發論文是所有研究生的必經之路。

齊威所在課題組的畢業要求是四到六篇SCI(即科學引文索引)論文。由於他的課題方向不是組內導師熟悉的領域,課題基本靠自己摸索。在齊威看來,計算機領域發文章並不困難,但博士生剛開始容易眼高手低,希望「搞個大事情」,發頂刊。如果同行少、難求教,就容易缺乏清晰的研究框架,最終淺嘗輒止。

許多博士生的論文從頭到尾都需要自己獨立完成。即使在導師不「放養」,論文也不一定意味著創新。「標新立異是很難的,因為你的論文隨時會被審稿人斃掉。」韓立(化名)說。他今年夏天剛從北京某研究所博士畢業,專業是生態學。在他看來,科研的初心是創新,但又擔心不被主流學術觀點接受。

報導指出,為了安穩畢業,大多數學生會選擇放棄創新。因此,原本用以督促創新而設立的論文要求,很多時候反而扼殺了創新。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李鋒亮表示,研究生畢業要求中對論文的硬性規定確實存在爭議。唯論文論,只追求數量而忽視質量,將迫使學生為了畢業而選擇質量不高的期刊。但目前還很難找到合理的替代指標。沈文欽認為,多數學生認為讀博不畢業很丟臉,無法承擔這樣的心理負擔,造成延畢氾濫。導師通常也不輕易讓博士轉碩士,認為這會影響自己的聲譽。

★學位貶值 成必然過程

北京大學中國博士教育研究中心於2021年開展「研究生培養質量反饋調查」項目,獲得全國261所博士生培養單位共1.5萬餘份有效問卷。調查顯示,2017年博士畢業生中的延期畢業者比率為39.7%,2021年達到49.4%。

在中國人民大學首都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郭英劍看來,隨著擴招,資源分配壓力增大,延畢現象可能會加劇。未來研究型崗位的就業競爭也將更加激烈,因為博士生人數增加,而高質量學術崗位增速有限,導致供需不平衡。這對博士生自然也會提出更高的科研和就業能力要求。

目前,蘇成還在找工作,他按照最低畢業要求畢業,但科研院所的聘用要求遠不止於此,他的學術成果很難與手握頂刊論文、有國外訪問或工作經歷的同期求職者相匹敵。韓立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沒考上,最後進入企業工作。他說,博士論文的學術要求較高,要花費較多時間,他準備選調或國考的時間相對緊張,筆試成績通常「卷」不過碩士生。

智聯招聘今年5月發布的「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顯示,國內研究生就業率首次低於本科生,碩博學歷畢業生工作獲得率為44.4%,低於本科生的45.4%。

博士後是一條出路,但與此同時,學位貶值幾乎是一個必然的過程,選擇博士後崗位也不意味著未來一定能夠進入菁英學術機構,博士後研究人員將面臨更多職業風險。而國內企業研發隊伍中有博士學位人數也與國際差距較大,有調查顯示,美國企業研發隊伍擁有超20萬名博士,而國內企業研發隊伍中只有5萬名左右。

沈文欽認為,博士擴招有助於培養尖端人才,形成人才流動的良性循環。這一切的前提是高質量人才,因此,研究生教育仍要警惕只發文憑,不做培養的低質量擴招。

楊雪梅在健身房「擼鐵」。(取材自紫牛新聞)
楊雪梅在健身房「擼鐵」。(取材自紫牛新聞)

●高校紛出奇招搶人 女博導秀肌肉、唱rap

博士再擴招,儘管畢業更難,各高校仍紛紛出奇招「搶人」,希望在愈來愈寬廣的研究所賽道裡,覓得優秀學生贏在起跑點。這一波,女博導們特別拚,有人秀出自己的健身照,主打「秀肌肉免費送私教」;或自編「招生歌」,在課堂上唱rap;有的則以自己的美照發布「不正經」但硬核的招生指南爆火。

★副教授招手 讀書送私教

「未來的學生你好,今天你的博導給你表演一個負重15kg的引體向上。插一則廣告:深圳985高校招博士後,化學專業,有意私我。」據極目新聞報導,這是一位「90後」高校女老師楊雪梅在網上發的視頻。985高校女博導、擼鐵秀肌肉、招收博士後等吸睛元素,一下子就吸引了網友們的關注。楊雪梅還開玩笑說:「過來讀書免費送私教」。

楊雪梅是哈工大深圳校區副教授,從事配位化學和功能材料研究。她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要做肌肉含量最高的教授,「因為現在是副教授,一方面要努力成為教授,另一方面要保持較高的肌肉含量,健身方面不能懈怠」。

楊雪梅是四川成都人,本科就讀於南京大學匡亞明化學基地班。2015年自南大畢業後到美國攻讀博士學位,27歲博士畢業後到瑞士做博士後,2022年回國加入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理學院,現在是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青年人才入選者(海外引才青年項目)、鵬城優才和深圳市高層次人才。

楊雪梅說,在美國讀博期間壓力很大,甚至出現抑鬱和焦慮,到健身房鍛鍊成為她緩解壓力的有效手段。楊雪梅在開設一些本科生跨專業的選修課時,就根據自己的情況打造了一門「魅力化學」課。「第一節課就是講健身中的化學,給學生普及健身知識,還有健身過程中的一些化學反應,一方面秀自己的肌肉,一方面鼓勵大學生走進健身房」。

課堂上的賈穗子。(取材自紅星新聞)
課堂上的賈穗子。(取材自紅星新聞)

★自編招生歌 盼吸引報考

今年3月以來,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生導師賈穗子被報導了很多次。2月19日,她開始在抖音發布視頻,包括自己彈奏樂器、創作歌曲、自編「招生歌」和在課堂上唱rap等內容得到關注。環球時報旗下「環球女性」評價她,「用這種新穎的藝術形式,將結構力學這門土木工程必修課表述了出來。」賈穗子還創作了「自我介紹」、「工科女」兩條短視頻吸引碩博生報考。

投身土木專業20年,作為老師,賈穗子的課堂不太一樣。她上課時從不點名、簽到,也不喜歡布置作業。在課堂上,學生可以隨時互相交流,也能自由向她提問,她認為,「放鬆的情況下,學生們的思維才能打開」,說唱歌曲只希望加深學生對關鍵知識點的印象。

說唱的技能,也被投入到了招生工作中。3月7日,賈穗子發布了一條短視頻「工科女」,以說唱形式介紹了自己在內的工科女性科技工作者的生活狀態,希望有學生了解她並報考她的碩博。這條視頻被不少學生點讚。

伴隨著關注,也有人認為她「不務正業」,想通過短視頻「當網紅」。對此,賈穗子表示,自己只是希望通過這些新穎的形式,吸引學生的興趣,輔助自己做好教學。網上的評價和質疑,她「並不會很在乎」。

女博導邵典曾在學術圈爆火。(取材自極目新聞)
女博導邵典曾在學術圈爆火。(取材自極目新聞)

★不正經招生 內容很硬核

去年5月,一則西北工業大學28歲女博導的招生指南在學術圈爆火。西北工業大學無人系統技術研究院副教授邵典在知乎帳號和學校官網教師主頁發布了這一則「不正經招生指南」。說是「不正經」,不過招生具體內容還是相當硬核的。

根據西工大官網提供的簡歷,邵典在北大獲得學士學位,此後在香港中文大學獲博士學位,博導是深度學習與計算機專家、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林達華。目前邵典在西北工業大學和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兩個單位開放碩士招生,研究方向圍繞人工智能、新型傳感等前沿技術展開研究等領域。

對於招生的要求,邵典寫道:正直、善良(做人的前提),不怕吃苦(做科研不是容易的事情),有學術道德(這個是底線),有研究基礎(不喜歡數學計算機寫代碼的就算了),對人工智能有自發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要變成我天天逼你去看論文),容易溝通(我就是有啥說啥的性格)。其他要求參見下面的本人招生優勢與劣勢部分。

最受到關注的就是邵典對自己列出的優勢和劣勢。在優勢部分她表示自己「長相:比較可愛,圓臉,顯小,大致可以參考院系裡給我拍的形象照」,在劣勢部分則包括「語速快:懟人小鋼炮,不喜歡事事悶在心裡不溝通的學生,希望你能表達、能交流」。

就業 人工智能 香港

上一則

習近平晤莫迪5年來首次 中印邊境問題達成協議

下一則

港一級歷史建築大王古廟 冰箱短路…屋頂燒穿神像毀容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