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新語/矽谷科技業虛胖 瘦身可走得更好
近期又傳出含Google在內的四間加州科技公司裁員1700多人,包括聲音助手部門的20位數據科學家、Google新聞和招聘部門及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aymo自駕車部門;而Amazon也在今年10月啟動第二波裁員,解雇了9000多人。
所謂的FAANG是指Facebook(現為Meta)、Apple(蘋果電腦)、Amazon(亞馬遜公司)、Netflix及Google等五家美國科技業巨擘的合稱。這五家科技公司的動向,往往成為矽谷景氣的風向球。
去年開始,FAANG陸續傳出各種裁員風聲,不過之所以有這些動作,主要原因是疫情期間對科技業市場行情過度樂觀導致員工超額擴增,現在只是回到「正常模式」;換句話說,就是當年多聘的人,現在因為景氣並不如想像,而進行了裁減。
科技業產業循環快,隨時「滾動式」進行策略變更是家常便飯,尤其每到年底,各種裁員風聲傳出來,更讓所有科技人風聲鶴唳,不過這些消息是真的代表矽谷景氣不好嗎?這倒未必。
以Meta來說,自從2022年底傳出第一波裁員風聲來看,當時Meta的股價被砍到100多元上下,經過整整一年的公司重整,如今Meta的股價已經回到330多元,距離前波高點也不遠。
Meta在今年5月24日進行第三次裁員行動,也是Meta執行長查克柏格(Mark Zuckerberg)公告的「最後一波裁員」,累計三次共裁了2萬1000名員工,裁員過後反而股價節節上升,許多投資人給予更多肯定,認為Meta可以將人員精簡後,專注本業,對於一家科技公司而言,是更正確的方向。
根據Meta當時的內部信件指出,整體被裁員的對象主要集中在「非工程相關」的職位,進一步證明工程師在Meta的重要性,查克柏格也在今年3月時要求公司組織重整,目標就是讓公司更加平坦化、精簡化,讓人力用在更對的地方上。這才是真正矽谷科技菁英們應該要朝向的目標。
Google不例外,一向被視為最照顧員工工作和家庭的公司,一樣祭出了裁員手段,目標就是將「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據了解,Google在這波調整中採減少美國增加亞洲,將不少工程師的職位放到亞洲,尤其是台灣,台灣Google近期出現許多大舉徵才的項目,這代表人才的流動性以及降低公司營運成本的方法。
許多唱衰的人認為,矽谷科技業裁員,就代表矽谷的末日到來;但反過來看,裁員代表了科技業願意正向面對挑戰,也代表了產業重整的開始,裁員反而是重新檢視企業體質和發展項目的好機會。
FB留言